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风险状况评估

分享到:
20 连平 • 2014-05-26 16:36:3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6688G0

2、 房地产贷款安全边际经受考验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在经历了较为完整的房地产市场快速上涨、小幅下跌和企稳回升的周期性考验后,资产质量始终表现出稳健的走势,这与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相对谨慎的授信政策有紧密的联系。

图7:商品房两项销售指标增速变动情况

商品房两项销售指标增速变动情况

在近年来房地产贷款政策相对偏紧的情况下,目前房地产贷款约占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的20%,其中风险相对较低的个人购房贷款占比超过2/3。由于个人购房贷款抵押率普遍较高,贷款对抵押物的比率一般不高于70%,为银行贷款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目前即使有部分地区的房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由于抵押物价值仍高于按揭贷款,违约情况也并未明显增加。而经过多年的控制和整顿,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准入要求也不断提高,借款人一般为资质较好的大型开发商,贷款归还有较好的保障;且开发贷款在房地产贷款中的占比较低,即使有个别开发商出现风险,对房地产贷款的总体质量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商业银行以房产和土地为主要抵押物的抵押贷款占比高达30%-40%,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敞口。因此房产和土地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会影响房地产贷款的质量,也会因抵押物价值的下降对其他抵押贷款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3、 特定领域贷款仍是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来源

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到内外部经济环境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亲周期企业和行业的盈利能力出现快速下降,且有向上下游企业扩散的趋势,成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的主因。

一是传统不良贷款多发领域的风险暴露依然较为明显。除“两高一剩”行业外,以钢贸等特定行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增长较快,并且有进一步向其他行业和地区蔓延的趋势。而从上市银行的公开数据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普遍比平均不良率高1-2个百分点。

二是部分行业的潜在风险开始显现。一些新出现的产能过剩行业积聚的潜在风险已经开始以单点和偶发的形式出现。其中,光伏、机械设备制造、造船和航运等行业由于受到外部需求影响较大,已经有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和经营困难的现象,如果这种趋势进一步演化,未来这些行业的不良率将快速上升。

三是贷款风险开始出现向上下游的传统强势企业扩散的迹象。近年来,大型国有企业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一直是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但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即使是央企也不再等同于无风险,随着某些行业经营环境的进一步变化,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央企也开始受到波及。由于这类企业往往贷款规模较大,且涉及较多的机构,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产生明显的影响。

4、 信用风险外部传染正在发展

从理论上讲,银行的表外业务可能并不构成信用或市场风险,但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投资者对银行信用声誉和投资回报的要求。随着表外业务基数的不断扩大,表外业务风险也开始出现向表内转移的趋势,引起了业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理财业务(包括银行代销的信托、基金和保险等同业产品)最具代表性。近年来,银行理财或代销的产品本金或收益无法按约定兑付的事件时有发生,提醒商业银行要更多关注表外业务的高速发展中风险防范的问题。

一是要重视表外业务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目前,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资金池”模式来运作理财业务,将不同期限和类型的理财产品资金统一放入一个“资金池”集合运作。虽然监管机构对此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监管规定,但在操作中客户很难将单款理财产品与投资的资产组合相对应,尚难以实现客观科学风险测评的要求。而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滚动发行理财产品偿还到期产品的形式,一些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这种流动性风险就会立刻显现。因此合理的配置理财产品的资产负债结构,将产品组合的流动性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是防范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的关键所在。

二是要重视风险转移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目前,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配置已经广泛覆盖至信贷资产、票据、债券乃至股票、商品、汇率以及相关金融衍生品,通过表外业务的发展,银行与信托、基金、证券等机构也更广泛和密切地联系起来。由于银行在代理同业产品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以自身的信誉对产品进行了背书,因此在出现风险后投资者也将银行作为索赔的对象。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也往往会因此而承担一些本应由产品发行机构承担的信用风险,造成风险由表外向表内的转移。未来如何防范风险在产品与机构之间互相传染而引发系统性风险问题,已经成为金融从业者和监管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77641
关注
27
文章
2437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