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风险状况评估

分享到:
20 连平 • 2014-05-26 16:36:3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7248G0

五、 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是经济增速保持在7.5%左右为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会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通过加大产能过剩和加重中小企业困难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这不利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和稳健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增速降低至6%以下的情况下,不但实体经济将受到巨大冲击,还会造成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和政府偿债能力快速下降等连锁反应,最终可能造成商业银行因不良资产增加逐步丧失贷款投放能力的极端影响。而将经济增速保持在7.5%左右,既可以为结构调整和改革提供充足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较为平稳的经济增速有利于就业稳定、财政收入增长和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

二是采取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优化流动性监管制度。货币政策操作要更加注重灵活性,对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也需要更具有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要通过“放短抑长”的操作方法,保证货币市场短期流动性平稳,同时适当锁定中长期流动性。同时应正视不同银行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问题,尽快优化存贷比管理机制,同时启动相应法律程序,最终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这一监管规定。在此基础上,应从缓解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压力、维持利率市场基本稳定及保持信贷平稳增长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时机,逐步有序地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到相对正常水平较为合理。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扶植力度和风险防控力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商业银行的重点风险领域。既要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也要从内需的角度出发,出台对光伏、造船和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支持政策,改善这些领域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领域的调控力度,防范资产泡沫问题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潜在影响。同时,对存量不良资产可以通过资产转让和证券化等模式,引入不同风险偏好的社会资金参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进一步分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四是控制平台公司融资总量增长,提高其债务清偿能力。不但要把控好平台贷款的增量,更要监控平台公司在债券、信托等非信贷市场的融资行为,要使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与清偿能力提升相匹配,防止平台公司负债规模过大,超过地方政府的实际偿付能力。同时要严控资金运作型的融资,避免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对平台公司新增的贷款或其他融资,必须落实有现金流收入保障的具体建设项目,并增加有效资产的抵押。

五是重点把控理财业务发展的节奏和风险。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不能简单从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规模出发,应当综合考虑资本成本、综合收益和风险防范的问题。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好表内与表外业务直接的防火墙,防止表外业务的风险向表内蔓延;控制好产品周期内各个环节的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做好应对预案,有效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尤其是在理财产品的设计和发行环节,既要对各类客户有吸引力,也要做好综合成本收益的测算。

六是双管齐下防控信用风险在不同金融部门间的传播。鉴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非信贷融资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从资金募集、资金投向、资金使用等多方面完善“全流程”监管,同时排查清理存量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力度,改变投资者对信托等高风险产品刚性兑付的惯性思维,重点防范其他金融部门的信用风险因品牌和声誉等非正常因素向银行体系传染

七是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对待影子银行,既要肯定其填补了现有银行体系业务的一些空白,为各类融资主体提供了更丰富的融资渠道;也要正视其业务扩张带来的潜在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地指导其产品创新,引导影子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应通过立监管、建规范、疏需求、稳发展的管理思路,将影子银行纳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八是推动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应对流动性风险挑战。既要关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状况,也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管理,改变表外业务发展过快且期限错配较为严重的状况。在流动性应急机制的建设上,商业银行要通过自身资产结构的调整增加流动性储备,从而进一步降低对外部资金融入,尤其是央行在关键时刻资金投放的依赖度。

九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业银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国有资产为主导的银行体系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抓大客户、做大项目,做大资产规模的经营模式。因此,在部分小微企业发展较快的区域,应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地方性或中小型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引进资本的同时也要引进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通过战略决策层面的转变,引导这些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急需资金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源投入。在优化存量信贷资源的同时,引入一定的市场竞争,推动传统银行体系业务转型的步伐。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88872
关注
27
文章
2437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