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中国:2015-2020亟待国际规则新建树

分享到:
20 巩胜利 • 2015-01-26 11:36:08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471G0

【核心提示】:进入2000年之后,囿WTO根阻十数年以来,国际贸易秩序进入了一个重构重建、彻底根变翻覆的整个过程中。到2020年前后,中国已走到了如何避免全球化“被边缘化”的岔路口。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多年的井喷式发展后,中国开始进入这个组织一起,感受到了国际贸易制度重构过程中的“被边缘化”压力。WTO的未来依然难有定夺,就是“WTO巴厘岛宣言”得以全部实质性实施或延续、复活,WTO也面临着与TPP、TTIP经贸秩序、规则的全球性“共治”。

美日TPP“谈不成”的事实告诉全世界(中国加入WTO也谈了十数年):TPP绝非政治问题(国际与国家政治问题,通常百年、数百年都难以改变)那么概念化简单,若是从美日“合围”中国这一思维出发,那么美日早就应该走到了一起、铸成当然、无与伦比的“经贸规则”,但当前、时下的是:产业技术标准——美日这两个国家在收取、调整这些产业政策所放出的利润、红利上关系到这些产业长期的兴还是衰的国际大环境。然而,亚洲太平洋地区,在美式“高标准”的引领下,覆盖了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TPP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最近似乎已经进入攻坚、最后冲刺阶段;而中国参与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个协定的国家环境比TPP更大差异——全球最富最穷、最大最小的国家几乎都在这个10+6协定中),还远远未到实质性谈判阶段。

2015-2020亟待国际规则新建树

如果:欧美不能就TPP、TTIP等达成协议,那么就将不得不接受中国的新规则;

要不:TPP、TTIP、TiSA就必须取得突破、很快上路运行……

WTO对全球40个左右高收入国家已经没有任何动力和引领的作用;

21世纪上叶,全球正处在国际“游戏规则”断档、颠覆、重建的过渡期。

引言:

若美日TPP真正要“合围”中国的话,那么TPP完全可以一撮儿就,然而再来谈他们自己内部的产业分工的经济政策。恰恰相反,一个好的国际规则,不仅仅是30年、50年……一直的延续,更是“百炼成钢化绕指柔”——一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跨越世纪风云。

WTO呆滞12年,是全球各国皆知、谁都无奈的事实。全球各国、包括中国也能越发明显感受到近年不断兴起的“高标准”引领的多边贸易协定(Plur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的冲击。包括中国已经参与的ITA(信息技术协定)、有意向参与的TiSA(服务贸易协定)在内的一系列谈判,都在挑战着中国现有60多年形成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的底线(超过80%以上产业政策和经济制度)。

追求人类生活、生产、经贸活动的成本更低,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是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孜孜不倦追求一致的目标。而国际学界倾向性认为,中国的崛起,伴随着美国的衰落,在这个过程中的摩擦矛盾将不可避免。但从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来看,“高标准”的区域倡议兴起背后,也有着WTO自身改革缓慢、18年来难以达成有效协议,全球各国从而顺势而为的因素。中国的问题在于:是改革开放36年来,是中国自己比以往的自己有大副度的改变,而与国际发达国家融合、接轨却更加绝缘、更加兀立,特别是因政治制度而顺下派生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而是冲突更加尖锐、持续更加难以兼容,一如中国的石油、金融、通信、能源等产业的国有垄断,致国家担有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大的风险,致以人为本除“国有”资本进入则更加艰难、困苦。

中国过去改革开放36年至今,从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初期、到中国加入WTO十数年来,中国总体是加速了国内的改革推进、开放措施倒逼国内改革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近。而现在,除了在多边领域的努力之外,中国如何让国内对于开放的不同认识,进一步改革攻坚,更广泛的与国际融合、接轨,还是让国际社会按中国自己形成经济制度与产业秩序进行改变?中国与全球40多个发达国家面临市场化最难、最大、最广泛的融合与进入。从而在未来新时期的国际规则制定中占有主动地位、或一席之地,并获得发展机遇,这已经成为必须做出的战略性全球化抉择。2014年,在全球最大WTO经贸组织的159个成员中,中国的“话语权”也只有一票。

2014年,在全球最大WTO经贸组织的159个成员中,中国的“话语权”也只有一票。

而在WTO过去呆滞的12年中,TPP、TTIP、TiSA都分别另起炉灶。中国不是TPP、TTIP、TiSA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不是参与者。TPP、TTIP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80%,TiSA囊括了全球所有的高收入发达国家(2013年人均公民总收入超过12616美元以上者)。在2020年前后,TPP、TTIP、TiSA都将分别上路,且与WTO共治、共享全球经贸新秩序、新规则。这些21世纪上叶、于2020年开始实施的新规则、新秩序,都没有中国参与的份额,没有参与规则制定、也不是成员。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国际规则 中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巩胜利
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
360635
关注
93
文章
400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