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全民健身”背景下健身器材需求高涨 国产品牌竞争力提高

分享到:
20 孙世峰 • 2018-10-15 12:33:4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8622G0

一、政策支持健身器材行业发展

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上,更偏重产业层面,再次强调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首次明确了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传媒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八大重点行业。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政策的陆续发布,为健身器材行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图表1:近年来我国发布的有关健身器材行业的重要政策汇总

二、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速攀升,经营模式成熟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全民健身热,为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

2007-2012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均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到2017年,行业销售收入为368.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2%,增速一路走高。随着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容以及国内市场的不断增长,健身器材行业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前瞻认为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民体质健康状况下降、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促使人们形成更为成熟的健身意识,健身器材的普及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表2:2013-2017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单位:亿元,%)

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健身器材的生产经营体系整体呈现垂直专业化价值链分工为主的状态。在整个产业链上,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专注于某个或者某几个环节的生产经营,从而拥有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定位。目前国内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大部分以专业化生产为主,同时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在公司无法自主生产的情况下,会以外购的形式采购成品实现直接对外销售。而国际的部分品牌如爱康(ICON Health &Fitness)、必确(Precor)等则以品牌运营为主,将生产经营外包给代工厂。在销售方面,室内健身器材包括直销和经销模式,以经销模式为主,销售渠道主要是品牌专卖店、大卖场、互联网销售等。

三、国内企业竞争力增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起步较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健身方面的投资也逐渐增加,健身器材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健身器材制造企业数量已达301家左右。

图表3:2011-2017年规模以上健身器材制造企业家数(规模:家)

然而,由于进入市场较晚,产品技术水平、附加值较低,缺少品牌影响力及有效的营销网络,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一直以来,大部分国内健身器材厂家目前主要以“委托加工”和“贴牌生产”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年,受国内体育产业政策刺激、消费者观念改变以及健身器材企业生产研发能力提高等因素影响,健身器材行业内销占比逐步提高。

从竞争格局上,爱康(ICON Health &Fitness)、诺德士(Nautilus)、力健(Life Fitness)、必确(Precor)、泰诺健(Technogym)、乔山等品牌占据全球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国内主要争夺中高端市场。国内知名健身器材品牌主要为舒华、乔山(中国台湾)、英派斯、澳瑞特和好家庭等,其中乔山和英派斯主要为健身俱乐部和酒店提供商用产品。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健身器材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健身器材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4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孙世峰
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269691
关注
74
文章
10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