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人机空袭中国盟国 中国无人机“压力山大”
2013年10月,美国无人机再次入侵巴基斯坦领空,并对其指定目标肆意进行军事打击,造成大量平名伤亡。巴基斯坦作为为数不多中国的铁杆盟友之一,未来在可能出现的中美对峙中无疑将会成为中国的一大助力。而中国也一直承担着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出口,以保障其国防和安全免受他国侵略。此次的美国无人力空袭,再次挑动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的神经,未来中国的无人机能否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也显得尤为关键。
1、美国无人机的高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为无人机研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美空军以作战理论和作战需求为牵引,从"有什么无人机打什么仗"向"打什么仗就生产什么无人机"阶段前进,同时以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核心,统一领导,加强管理,提高项目研制效率效能,因此美军21世纪初无人机研制高潮迭起。
至今为止,美国国防部于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发布了6个版本的无人机路线图,反映了美国对无人机系统的最新认识、最新需求,对无人机系统开发的最新进展,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以后,无人机的研制投入和采购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20世纪整个90年代美国无人机领域的投入合计只有34亿美元,但到了2010年当年这一数字就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过去10年间年均增速高达44%。
图表1:1986-2014年美国国防部无人机投资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美国的代表无人机
美军无人机系统的型谱结构不断完善,已逐渐形成涵盖高、中、低空,大、中、小型,战略、战役、战术级的完整谱系,并大力推进无人机系统的跨军种协同应用(见附图11)。同时,无人机平台的武器化日渐成熟,远程操纵对地攻击已成为其典型的作战方式之一。目前,在美军各军种已投入使用的无人机近八十种,正在研制的也达数十种,装备总量超过7000架,已构建起多层面、不同性能梯次搭配的作战网络体系。
图表2:美国已列装无人机汇总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