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人机空袭中国盟国 中国无人机“压力山大”
3、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阶段
中国无人机的研制始于1950年代后期。自1959年起国内陆续研制出了B-1/-2 靶标无人机、CK-1 靶机、WZ-5 高空照相侦察机和D-4小型遥控飞机等无人机产品。1980 年代开始批量使用无人机, 最初主要作为防空系统的靶机和干扰诱饵等。1980 年代末,由以色列进口一批"先锋"无人机,用于炮兵定位和校射侦察,数量不多,带有很强的试验性质。此外,也利用原来的高空高速靶机尝试改进成为侦察无人机。
近几年,受需求拉动和几次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卓越表现的激励,国内对无人机的研发空前重视,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首先是涌现的产品数量。2010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示了超过25款无人机。而仅仅是几年前的珠海航展上,中国才第一次推出了无人机概念。即便是上届珠海航展上,中国也只是展示了为数不多的几款无人机。其次是涉足的厂商爆增。并且,国产无人机产品已成功走出国门。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的ASN 系列无人机、航天科技十一院的"彩虹"无人机、中航工业成飞集团的"翼龙"无人机等已先后签订出口订单。
图表3:中国无人机发展阶段示意图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4、中国的代表无人机
中国无人机的研制始于 1950 年代后期。自1959 年起国内陆续研制出了B-1/-2 靶标无人机、CK-1 靶机、WZ-5 高空照相侦察机和D-4小型遥控飞机等无人机产品。1980 年代开始批量使用无人机, 最初主要作为防空系统的靶机和干扰诱饵等。1980 年代末,由以色列进口一批"先锋"无人机,用于炮兵定位和校射侦察,数量不多,带有很强的试验性质。此外,也利用原来的高空高速靶机尝试改进成为侦察无人机。
图表4:中国无人机主要研发机构、产品、应用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5、未来中美无人机的正面竞争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未来中美无人机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层面。
其一为出口市场竞争。目前为止,我国无人机出口主要是面向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基本上没有自行研制无人机的能力,此外,中国也将目光转向具备更强购买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美国无人机的出口市场则非常广泛,其出口市场已经不再局限于主要盟国,未来和中国无人机进行"价格对抗性能"模式竞争的可能性较大。
图表5:中国部分无人机出口国别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二为军事能力竞争。虽然近年来中国无人机发展迅速,但总体来说,中国无人机起步比较晚,技术上与美欧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动力装置上,动力装置是中国飞机的一大软肋,无人机研发也遇到类似瓶颈。国际上,美国无人机体系完备,在技术上领跑世界;欧洲无人机技术处在领先地位,发展势头强劲;以色列无人机历经多次技术考验,产品的市场声誉和信任度好;俄罗斯无人机技术基础雄厚。
以攻击型无人机为例,关于攻击型无人机主要是在原来侦查无人机的基础上,搭载了攻击性的小型攻击武器,后方再通过图象链路传输适时对它进行控制,在锁定目标之后进行打击。现在国内都在研发这方面的产品,从技术原理上、技术功能上实验,真正实用上面还有一段距离。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