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 各有各的玩儿法!
·智能电网建设的投资结构
配电智能化是智能电网的投资重点。配电领域占智能化投资比重超过20%,仅次于用电环节未来的配电网发展重点方向包括节能、信息化、馈线储能、微网接入、电能质量综合管理等。从各环节来看,变电、配电和用电三个环节的智能化投入金额最多,“十二五”期间的年均投资分别约为70亿元、75亿元和110亿元,比2009-2010年间年均投入增长750%、170%和130%。
从投资比例来看,变电、配电和用电也是占比最大的环节,“十二五”期间预计占整个智能化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1%、22%和33%。
图表3:“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环节投资结构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建议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进入第二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朱倩分析认为,在大力建设特高压、数字化变电站的同时,智能调度将逐渐引入,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电表的需求也将有较快增长。对于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前瞻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推进战略研究与规划
建议我国政府加快推进中国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工作,由政府牵头,汇聚电网公司、发电集团、设备制造企业、信息通信行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与实施路线图,做好顶层设计,有效指导我国智能电网又好又快发展。
2、在立法层面构建智能电网发展框架
建议我国在能源法制定以及电力法修订过程中,考虑通过立法手段来确立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框架,明确相应工作体系和组织架构,为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提供资金保障,为企业参与智能电网投资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就标准体系制定、地方政府职责等重大问题做出明确部署,形成一份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文件。
3、加快研究智能电网相关扶持政策和保障体系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快智能电网激励政策的出台,调动各行业积极性,同时加大对智能电网相关管理部门的投入力度,加强相关能力建设,加强智能电网相关交流与合作,注重智能电网相关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各行业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具有充足管理能力和人才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4、加强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建议尽早明确国家层面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责任部门,由其牵头来协调国内各相关机构共同制定我国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指导相关各行业实现快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尽快形成。同时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竞争,提高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