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我国停车场建设依然原地踏步?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停车场建设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呢?根据常理判断,有需求,那么就一定会有市场,则此行业就一定会被企业所青睐,但是对于停车场建设而言:例外。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其一,具体来看,目前,我国停车场建设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通常就是指的政府,据对目前停车场建设较为发达的上海市的调查表明,目前上海经营性停车场中主要的经营单位为国有企业,占所有单位数的89.8%,集体所有制单位占10%,其他经济的企业只占0.2%。由此可见,投资主体未放开成为阻碍停车场建设的其中一个因素。
其二,正如上述所说,假如未来停车场建设的投资主体放开了,那么就意味着市场能快速发展吗?答案是:未必。结合目前我国停车场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停车场建设的投资效应对民间资本尚不构成吸引力,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停车场建设的成本高,但投资回报期长,具体分析如下:我国停车场建设的成本主要分为土地成本、建设工程成本、设备成本、运营成本、贷款费用等,目前,传统的停车场建设成本平均为8-10万元/个,而对于停车场的盈利模式,则可分为两种,一种采取出租的形式获得回报,另一种则像住宅小区采取的是出售的形式获得回报。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停车场出租的费用基本集中在200-400元/月,则年费用在2400-4800元之间,照此计算,以一个传统的停车场来看,采取出租的方式,则其投资回报期至少在10几年以上,投资回报期长。
其三,我国部分停车场的使用率较低,通过对目前北京市停车场的调研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内社会公共停车场的泊位利用率随其类型不同而不同,其中:弥补商业配建不足的社会公共停车场,泊位利用率较高,特别是在周末能达到80%以上。弥补办公类配建不足的社会公共停车场泊位利用率工作日大于周末。弥补文体设施配建不足的社会公共停车场,非赛时或非活动期泊位利用率低。除弥补商业配建不足的社会公共停车场之外,其他类型社会公共停车场的泊位利用率均小于60%,说明现状部分社会公共停车场存在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使用率较低,直接影响停车场的收入,进而影响到停车场的经营效益。
从理论上来讲,未来,我国停车场建设的市场空间极大,但是其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目前问题得到适当解决的前提条件下,对此,前瞻产业研究院针对以上三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一,放开停车场投资主体的门槛限制,引入民间资本;第二,转变停车场的收费模式,如对于住宅小区可采用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进行销售,快速收回其投资成本,而对于一些只能采取长期收费模式的,则应该对停车场收费进行合理定价,全面考虑其投资成本及回收期;第三,合理规划停车场的建设布局。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