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未来之国”成长中的烦恼
足球的命运与总统的命运
眼下的巴西正站在上世纪80年代末民主化以来的又一个十字路口,而迪尔玛•罗塞夫总统和她的劳工党政府也正在经历着最艰险的政治难关。2013年6月抗议活动爆发前所作的民调显示,罗塞夫的支持率虽已从执政第一年时78%的高位降至60%,但也足以在2014年10月5日的第一轮投票中就直接赢得连任。但在世界杯开幕前的3个月里,她的民意支持率从47%骤降至34%。虽然仍领先于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来自社会民主党的阿埃西奥·内韦斯(Aécio Neves)(他的最新支持率为21.5%),获得连任的机会仍然不小,但这显然已不再是一桩毫无悬念的事情了。
巴西这个分化日趋严重的国家,过去一个月里正脆弱地团结在一支由身家数百万的海外球员组成的球队周围。这是这个国家自1950年后第二次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在那届世界杯决赛中,桑巴军团“传奇般地”负于乌拉圭。但在当时,大多数目不识丁的巴西农民大概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件事。
足球对政治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军事独裁年代,巴西和阿根廷的军政府曾分别利用1970和1978年世界冠军来为自己造势,并取得过一定效果;1994年,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借巴西队夺得世界杯冠军的春风成功地推出了他的全方位经济改革的“雷亚尔计划”,这也帮助他后来登上总统大位。不过,2002年,在盛情接待夺冠归来的“五星巴西队”几个月后,卡多佐在大选中败给了卢拉。这一次,不知道巴西足球队的命运将会如何影响罗塞夫这位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的命运?
在以1:7的耻辱比粉输掉了那场与德国队的半决赛后,在这个以足球为荣、为足球疯狂的国度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些人竟然积极地公开反对自己的国家队,另一些人还对这场灾难性的失败表示欢迎。对他们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事,有助于让自己的国家及其领导人停止好大喜功,正视严峻的现实问题。一些巴西网民甚至拿经济形势和那场比赛的数字开起玩笑:“通货膨胀7(%),国内生产总值1(%)”。有球迷说,“希望这些痛苦和失望可以将人们唤醒”,“我们的球队只输一时,我们的国家却已经输了很多年了”……
现在看来,不管谁在10月份的大选中胜出,世界杯以后,用不着等到2016年奥运会,巴西的“狂欢节”就将落幕。今后几年里,这个成长中“未来之国”将会走得非常艰难。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