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025年卫星应用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卫星(600118.SH);中国卫通(601698.SH);司南导航(688592.SH);北斗星通(002151.SZ);三维通信(002115.SZ);烽火电子(000561.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卫星应用全产业链;区域热力图;代表性企业产业链布局
1、卫星应用产业链全景梳理:应用场景多,涵盖范围广
由于卫星应用涉及众多不同的领域,而各个领域在应用方面又有着较大的区别,如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应用产业链相对较为复杂。因此,下图是简化的卫星应用产业链结构图,仅勾画出应用产业链的大致轮廓。
从下图可以看出,卫星应用产业上游主要涉及卫星的制造、卫星的发射、卫星地面设备的建设;中游的卫星应用及运营涵盖面较广,按技术领域和服务方式分,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交通、国防、通信、海洋、气象等。
卫星应用上游卫星制造业务主要分为卫星平台、卫星荷载、其他元器件、卫星总装四个板块,相关企业有中国卫星、银河航天、九天卫星、和德宇航等;卫星发射业务涉及火箭研制及相关航天器发射,主要企业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有企业;地面设备制造是卫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市场规模较大,参与企业包括卫通集团、四川九州、海格通信、墨宇科技、华讯方舟等。
产业链中游的卫星应用参与者主要是提供遥感、导航、通信等服务,主要企业有中国卫通、四维图新、中海达、华西集团等企业。
产业链下游包括交通、国防、通信、海洋、气象等领域,需求的企业如中国广电、电信运营商、政府部门、金融及石油各领域客户等。
2、中国卫星应用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企业集中分布在北京、广东和四川地区
通过企查猫,对企业名称、企业简介和品牌/产品精准检索“卫星”、登记状态为“存续/在业”的企业,截至2025年3月18日,中国相关企业有3809家,从我国卫星应用产业链企业区域省份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卫星应用相关企业数量约457万家;其次是北京市,卫星相关企业数量规模达435家;江苏省位列第三,共321家卫星应用企业。整体分布上看,主要在东中部地区,此外,四川和陕西也有超150家卫星应用企业。
从代表性上市企业分布情况来看,上述企业中我国卫星应用上市公司共40家,其中北京市数量最多,达13家,中国卫星和中国卫通是典型代表企业;其次是广东和四川,各有5家上市企业;其他省份卫星应用上市企业均不超过2家。
3、卫星应用上市企业产业链布局:导航领域产业布局较多,遥感领域上市企业较少
我国卫星应用上市企业产业链布局广泛,覆盖导航&定位、遥感&测绘、通信&信息传输等领域。在上游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方面,企业众多,技术实力强,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下游卫星场景应用丰富多样,涉及交通、物流、通信等多个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其中,导航&定位领域的企业数量最多,竞争最为激烈;遥感&测绘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但技术门槛较高;通信&信息传输领域的企业在上下游分布较为均衡,协同发展效应明显。整体来看,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此处统计的企业为在企业经营范围中披露卫星业务的上市企业,一些航天设备制造及应用但未在经营范围中披露“卫星”信息的的上市企业未纳入统计中。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背景、政策环境、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区域发展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卫星应用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卫星应...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