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越淘汰越过剩真的治不了?

分享到:
20 曹建海 • 2014-04-20 09:29:2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180G0

如何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

化解产能过剩,要从需求结构入手,调整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步扩大消费需求

作为重化工行业集中的省份,河北省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

围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化解过剩产能,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停止审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炼焦、有色等新增产能项目,坚决禁止违规建设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项目,确保不增一吨一箱产能,否则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但仅仅依靠政府的行为并不够。有专家认为,虽然抑制产能是行业共识,但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看,通过行政手段减产往往适得其反,迫使市场采取非常手段应对。所以要使控制产能取得效果,需要在强化政府作用的同时,彻底放开市场竞争,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治理过剩产能。

从事多年工业经济研究的曹建海认为,要让过剩产能真正得到有效治理、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不能就产业结构谈产业结构,而应从需求结构入手。因为过去产能之所以“屡治屡剩”,根源就在于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曹建海认为,目前直接针对产业和企业本身进行的行政性调整,比如企业的关停、设备的报废、包括一些落后设备的炸毁,还有政府主导的企业兼并重组,这些调整都是就产业结构调整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我们忽略了企业和产业成长的背景、过剩产能的形成机制。实际上过剩产业形成机制不消除的话,那么你今天炸毁一个钢铁企业,明天就又会产生另一个企业。”

“因为形成企业的机制是存在的,企业的利益是存在的。虽然许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但对于企业来说,你把它炸毁了,实际上就毁掉了它的利益。关键是要消除它的利益形成机制,才会取得效果。因为一个企业能成长起来,根源在于它的市场是存在的。”

曹建海还表示,目前中央提出推动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但很多地方依然是以房地产业为驱动的,这样实际上就为钢铁和水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你看现在大搞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现在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以及城镇群建设、城镇之间的道路互连互通、地铁建设等,都给重化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因为有着巨大的投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淘汰过剩产能、调整经济结构来说,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曹建海说,调整产业结构要找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根源进行治理,针对整个宏观需求结构进行治理、进行调整。在他看来,驱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中,投资占的比例偏大。

“从2003年以来,投资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接近一半了,消费现在降低到一半以下了。从经济结构上看严重不合理。投资为什么这么高?这是因为房地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型工业项目投资等现在来看都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

曹建海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不少省市经济发展都靠的是投资来拉动的,贵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80%的经济增长都依靠的是投资,只有20%依靠的是消费。

“而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有80%依靠的是消费,20%依靠的是投资。投资比重过高,带来的后果就是GDP都是通过高负债从银行贷款来创造的。”曹建海表示,这样的投资效果肯定很差,最终促进的是钢铁、水泥产业的发展。

另外,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依赖出口,这样的一个经济结构就使得一些钢铁、水泥等粗放行业依托庞大的政府建设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断扩大产能,最终使得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调整。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化解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产业过剩产能,必须调整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步扩大消费需求。同时,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逐步减少对外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否则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曹建海说。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淘汰 治不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曹建海
经济学博士
25280
关注
11
文章
18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