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下探碰触底线 政策措施宜作微调
今年头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出来后,市场内外对经济减速的趋势表示了更多担忧。有关方面召开了相应会议,一些知名专家应邀与会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交通银行连平先生是与会者之一。他们的团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化解经济难题的多项建议。这些建议会不会融入下一步政策措施中?待观察。
——亚夫
■每年的1-2月份,受季度性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都会有所波动,近三年几乎是每年下一个台阶。但2014年1-2月系列宏观数据下了很大一个台阶,远超出季节性因素能解释的范围。一样的季节,不一样的下行。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这样大的下行压力?二季度经济增长会如何演变?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哪些风险?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当前市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了相应分析。
■今年前2个月内外需求出现明显放缓迹象,一季度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原因如下:1、高基数与外需不足导致出口负增长;2、资金来源受限带来投资增速大幅放缓;3、收入增长放缓与负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4、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双重压力致工业增长乏力;5、融资支持减弱和利率走高对实体经济构成压力。
■预计3月份之后宏观数据可能有较大回暖,但增长下行压力犹在;如果没有稳增长政策托底,二季度经济增速能否回升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政策作如下调整:1、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切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2、放宽投资准入限制,促进投资平稳增长;3、货币政策保持真正意义上的稳健中性,避免偏紧。可以考虑下调1-2次存款准备金率;4、适时适度调整监管政策,优化银行存贷比管理。
内外需疲弱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
1-2月份内外需求都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一季度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
1、高基数与外需不足导致出口负增长
2014年1-2月份,我国出口3212亿美元,同比下降1.6%,2月份当月出口增速为下降18.1%,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出口同比负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去年年初对我国香港等地出口数据异常增长,导致基数较高。如果剔除香港,以美元计算,今年1-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了2.4%,虽未负增长,但仍较去年同期增速明显下降。
第二,外部需求不足仍是出口乏力的主因。我国制造业PMI的新出口订单项已连续3月下跌并低于枯荣线,今年前两月分别为48.2、46.5,与出口增速下跌基本可以相互印证。2月份对欧、美、日、东盟、我国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集体出现两位数负增长。
第三,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持续升值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1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较大幅度升值,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13年到今年2月末期间升值了9.5%。汇率持续大幅升值无疑使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相对其他货币贬值的新兴市场国家明显下降。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