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题公园年产值或将超百亿元
据国际主题景点业权威组织TEA及顾问集团AECOM Economics发表的《2011年全球主题景点入场人次报告》显示,2011年,亚洲区内主题公园表现出色,总入场人次超过一亿,创下新纪录,其中香港海洋公园入场人次达6955000人,名列全球主题公园第12位,亚洲区第5位。
作为旅游业的细分子行业之一,我国主题公园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各种类型的主题公园,不仅有许多人为塑造的游乐园,也有各种以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衍生的各种公园,基本涵盖了科学、历史、文化、生态、游乐等门类。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主题公园的亏损面达到70%左右,真正盈利的项目只有10%,最终能够收回投资的项目只有三分之一,有1500亿元的资金套牢在主题公园投资之中。门票收入仍然是各个主题公园最大的收入来源,收益链短,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亟待改善。
国内的主题公园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使得该地区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市场竞争中,国内部分主题公园企业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建成了一批主题鲜明、定位清晰的主题公园,产生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在其品牌辐射范围内具有较为显著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主题公园在主题设计、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与世界优秀主题公园仍有一定差距,尚未产生具有绝对竞争优势或垄断地位的主题公园企业。未来具有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的主题公园企业可通过收购兼并或连锁经营的方式,获得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
国内主题公园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按照世界旅游经济规律,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500-3000美元时,旅游产品将以观光游为主;达到3500-4000美元时,则以度假游为主;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则以高端旅游为主。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5414美元,表明休闲度假型旅游将逐渐取代观光娱乐型旅游的市场主体地位。
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城市化的加快,主题公园这一新型的旅游休闲产品将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不完全统计,未来5年,我国主题公园的市场需求将超过每年100亿元;未来25-30年,我国可以容纳10个乃至更多类似迪斯尼规模的主题公园。
2011年8月5日,三部委联合发文叫停主题公园审批,数百亿至千亿资金受到波及,不少大型企业的项目受到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将有望出台相关主题公园的发展规划文件,行业发展有望得到进一步规范。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市场潜力巨大,每年至少有1亿人次的潜力,但目前远没开发出来。据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将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在全球范围内,主题公园在整个旅游业市场中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
前瞻产业研究院主题公园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未来几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潜力巨大,主题公园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向主题原创方向发展、向突出教育功能转换,并呈现出与衍生产业结合的趋势,主题公园的内涵的不断丰富,技术及配置方面也将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我们认为,随着主题公园行业市场竞争强度持续加剧,在市场竞争中,主题公园发展商只有加强特色建设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促进主题公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