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血糖仪市场竞争现状和建议:应以规模化+渠道为核心
我国血糖仪市场现状
1、仪器占领市场,试条赚取利润
由于血糖仪中的算法软件是针对特定试条专门编写的,因此血糖测试仪和试条是一一对应的封闭体系,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仪器和试条不能通用。血糖监测系统中测试仪属于耐用消费品,通常都能使用2-5年,所以在销售中存在“仪器占领市场,试条赚取利润”的特点。举例来说,一台120元的血糖仪的使用寿命为3年,患者每周测量2次,相应试纸条的单价为2.2元/条,即平均每年患者花在仪器上的钱为40元,试条为211.2元。
2、血糖试条生产规模化效应明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分析,因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时间较早,加上国内医患关系紧张,外资品牌在医院渠道占据近90%的市场份额,零售端占据50%的市场份额。前瞻认为随着血糖仪的家用化的趋势,零售渠道的增速将明显超过医院终端。目前从销售量来看,国产龙头三诺生物OTC渠道销量占比已达39%,试条的规模化生产使得三诺生物的毛利率63.37%高于行业平均的51.65%。
图表:13:2013年国内血糖监测系统OTC渠道销售额(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渠道为核心竞争力
国产间同价位血糖监测产品差异化不大,各个厂家在OTC端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渠道布局上。目前国产厂家中销售人员最多的是鱼跃医疗,但覆盖面不止血糖监测单一产品。三诺生物的经销商1200家,覆盖终端达4万多个,销售渠道优势使得三诺在OTC渠道销售额占比达20%,在国产品牌中占据绝对的第一位。
图表::国产品牌销售+渠道力比较(单位:百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内企业向国外市场发展的机遇和壁垒
1、国内企业的试条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有价格优势。从血糖监测系统的区域化市场规模来看,美国市场占比达40%,美国市场血糖试条的降价压力势必加速国际巨头对于传统血糖监测业务的剥离,这将为其他地区,如日韩台湾以及内地的龙头企业开放更多与国际巨头合作的机会。对比外资与国产品牌的试条价格区间来看,国产品牌的试条更具有价格优势。
图表:国内市场血糖试条主要厂商和品牌价格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国内企业体量相对较小,高中低端产品分级合作为可行途径。拜耳的血糖护理业务虽然只占其营收的1.56%,但是规模也达到10.31亿美元,对于国内的血糖监测系统制造企业来说,仍然是超级巨无霸。不过,我们不能单一认为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巨头的合作方式方面只有打包式销售,拜耳剥离血糖护理业务有其内在因素,其他巨头未必会效仿。前瞻认为中国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合作模式应是多元化的,高中低端产品分拆合作布局应该是大趋势。
前瞻预测,2015年我国血糖监测系统的市场规模为61.1亿元,到2020年为102.7亿元,有望实现5年翻倍增长。
相关推荐 |
![]()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
工信部关注国产医疗设备发展 医疗器械产 |
专注低端医疗器械盈利难 行业发展突破分 |
医药行业新政出台 医疗器械产业迎新增长 |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