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治堵为何越治越堵?
三、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一)城市化程度不断提升,城市人口不断快速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在2000-2012年间,中国城市化率由36.2%提高至52.6%,年均增长约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4.6亿人增至7.1亿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百万量级的城市也逐渐增多,全国汽车保有量从1609万辆增至1.2亿量,年均增长16.3%。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城市交通需求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
(二)城市路网规划不合理
我国城市发展中,交通规划始终不能跟上城市的快速发展。
首先,路网密度规划不合理。以北京市为例,北京的城市布局呈环状,摊大饼,从一环二环一直修到五环六环,中心区不能采取强有力的疏导,所以环线越多中心就越不堪重负,就会造成堵车。北京市四环以内的道路3面积率在12%左右,而世界上一些与北京类似的城市道路面积率一般在25%到35%。这充分反映出我国目前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不协调。
其次,路网格局规划不合理。城市路网规划不合理使得路网通行能力大大降低。2000年以来,上海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但是由于规划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使新建成的“三环十射”道路不能充分发挥功能。该市“申”字型的高架道路,应该是为过境车辆提供大跨度的运能,减轻地面道路的压力,但由于规划缺少前瞻性,市中心匝道较多,支、次道路难以分流,车辆大容量上去后,使高架道路出现拥堵。同时断头路、T行路口也大量出现在了城市路网中,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
(三)智能交通发展起步晚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利用高科技使传统的交通模式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节能、高效率。从目前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情况看,国内较为重视智能化交通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在道路交通运营管理方面技术比较成熟。相对而言,在智能化交通服务领域的研究应用发展较为缓慢,在车路协同等智能交通前沿技术领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大城市区域交通智能化控制、交通仿真、个性化交通服务等技术领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在智能交通系统综合集成方面的研究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