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被开6.7亿巨额罚单 国产奶粉仍难“抢食”
2013-08-09 13:54:10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震慑起作用短期内奶粉价格将平稳
王丁棉认为,发改委此次出手的震慑作用,远大于罚款金额的实际意义。
“目前中国市场的洋奶粉价格普遍比国外同品牌同质量的奶粉高出1倍有余。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人找代购的原因,代购加上跨洋邮费、利润在内后的定价,还比国内销售价格低一大截。”
在发改委进行反垄断调查期间,国际原料奶价格进入波动期,与去年同期相比,欧洲奶源大幅上涨。有业内人士担忧,刚遭遇国家发改委反垄断棒喝的奶粉业或将借机涨价。但是,这一轮可能发生的涨价,却在发改委针对奶企的调查中被消弭于无形。
王丁棉表示,以目前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利润而言,目前原料成本上涨的部分,完全可以自行消化。而此次调查期间,众多企业承诺两年左右不涨价,也将平稳国内奶粉市场的价格。
揭秘奶企价格垄断
“建议零售价”入合同经销商不敢促销
目前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等品牌的奶粉,同款产品在不同销售终端的售价基本一致。业内人士表示,这就是纵向垄断的典型情况。
“每个奶粉品牌同时会有多个经销商,且经销也有不同的分级,价格出现差异很正常。但奶粉企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便采用了建议零售价的方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与小食品将建议零售价印在包装上不同,奶粉的建议零售价是被写入合同的。
“虽然很多奶企在合同中声明建议零售价只具有参考意义,绝不会强制下游经营者执行,但实际管理中对低于建议零售价销售的经销商,奶粉企业将给予处罚。”这位人士说道。
许多消费者表示,超市进行奶粉促销多数都很“抠门”,哪怕便宜个5元、10元都是很难得的事情。对此,一位奶粉经销商表示,哪怕是最低折扣的促销,也是他们冒着“被取消资格”的风险在进行着。
这位经销商表示,除了厂家的一些促销外,经销商自行的促销行为是被奶企“禁止”的。“企业会重罚这种看似合理的促销行为,比如直接罚款、停止供货、扣除经销商的年终返利等等。”
此外,由于乳粉企业对经营者的严格控制,使得很多经销商向奶企要求高利润保障,致使销售渠道费用高涨,也是推高奶粉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统计显示,我国配方乳粉的渠道费用占比高达20%到40%,远高于其他国家的4%到14%。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施馨童:【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2016-2025年,中国北斗导航相关融资事件数量呈现波...[详细]
- 蒋金成:2025年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吴小燕:预见2025:《2025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全景图谱》
- 黄缨杰:【干货】个人冰雪装备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宁凯亮:2025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组图】
- 何乐:【最全】2025年重卡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李灵卉:【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吴小燕:【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黄缨杰:2025年全球个人冰雪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超过146亿美元【组图】
- 李佩娟:【干货】锂电池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