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025年航空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占比、业务规划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航发动力(600893.SH);中航重机(600765.SH);三角防务(300775.SZ);广联航空(300900.SZ);爱乐达(300696.SZ);迈信林(688685.SH);安达维尔(300719.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上市公司业务布局;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航空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这些航空零部件上市公司在行业内各有侧重、优势显著。中航高科聚焦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航宇科技擅长高端环形锻件,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领域技术领先。航发控制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关键供应商。航天电子专注航天测控、通信导航等电子设备;烽火电子布局航空通信与应急救援;四创电子提供雷达系统解决方案。中航机载整合航电、机电等机载系统;中航成飞是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的重要力量;应流股份在精密铸造,尤其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上实力强劲;航天电器专注高端电子元器件。它们共同构建起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的坚实产业基础,推动着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航空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航空零部件企业公司营收与毛利率差异显著。航发动力营收最高,超400亿元,毛利率却最低,不足10%,因其业务含发动机整机,规模大但盈利空间窄。迈信林毛利率超60%,居首,营收仅4.8亿元,聚焦高附加值精密部件。北摩高科、三角防务毛利率超40%,营收中等,业务集中核心部件。中航高科、中航重机等营收较高且毛利率超30%,平衡规模与盈利。爱乐达、航发科技等毛利率较低,营收规模也偏小,业务侧重基础零部件或竞争较激烈领域。
航空零部件产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航空零部件公司2024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差异明显。中航高科以17.21%居首,盈利能力突出;航宇科技紧随其后,达10.82%,表现良好。三角防务、迈信林、应流股份等在6%左右,处于中等水平,盈利稳定性尚可。中航重机、航天电器等在5%上下,盈利能力一般。中航成飞、航发科技等低于5%,盈利表现较弱。中航机载及以下公司收益率持续走低,航发动力仅2.17%,北摩高科不足1%。爱乐达及之后公司收益率为负,广联航空-3.31,烽火电子-8.3%,四创电子、航新科技均低于-12%,亏损态势明显,盈利能力亟待改善。
航空零部件产业上市公司区域布局对比
航空零部件企业区域布局呈现明显集聚特征。长三角集中了中航高科、航发控制等多家企业,侧重复合材料、发动机控制等领域;西南聚集航宇科技、中航成飞等,主攻锻件、整机及结构件制造;西北有航发动力、三角防务等,专注发动机及大型锻件;京津冀分布航天电子、北摩高科等,聚焦电子设备与刹车系统;东北以广联航空为代表,参与大飞机部件研制;珠三角有航新科技,侧重维修服务。各区域依托产业基础形成差异化优势,共同构建航空制造网络。
航空零部件产业上市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业绩对比
国内企业在航空零部件业务的专注度和收入上差异明显。安达维尔、爱乐达、航新科技、中航高科、广联航空专注度极高,占比超99%,其中中航高科收入达48亿元,航新科技17亿元。航发控制、航天电子、中航机载专注度超80%,收入较高,航天电子达118.2亿元。航宇科技、应流股份等占比70%左右,航宇科技收入44.2亿元。北摩高科、三角防务占比60%,收入约3至9亿元。四创电子、航天电器占比40%至50%,烽火电子、中航重机等占比低,航发动力仅8%,收入13.64亿元。
航空零部件产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
中航高科聚焦航空新材料,拟提升产能、拓展民用航空与低空经济领域;广联航空短期稳固基本面,依托多地产能释放,拓展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业务;航宇科技募资金扩产,境内外市场“两翼齐飞”,布局新兴赛道;航发动力健强协同发展布局,强化科研、保障等工作;航发控制等企业也各有规划,如航天电子或深化航空电子技术应用,北摩高科拓展刹车系统业务等,共同推动航空零部件业务前行。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航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半挂车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航空零部件行业未...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