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负增长成彩电新常态?
未来增长空间在哪里?
现在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彩电企业希望在哪里?实事求是讲,我尚未看到彩电企业未来有清晰的希望。如果非要我给彩电企业指出几条出路的话,我有如下观点,供企业参考。
1、重新切蛋糕。在整个彩电市场蛋糕不再变大情况下,企业要学会通过分抢别人的蛋糕来壮大自己的规模。换言之,未来彩电企业不再是向市场要空间,而是向对手要空间,从对手嘴里“虎口夺食”,将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切得尽可能大。这实际上意味着,未来三年弱势品牌将更加艰难,自己的份额将不得不拱手让给强势品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洗牌”。
当然,“虎口夺食”没那么容易,产品力和品牌力都需要有大的突破才行。
2、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已经进入超竞争时代,向国际市场要空间是必由之路。这些年,中国家电企业一直在高喊国际化,除了海尔取得较为显著效果之外,其他企业至今仍无大的突破。目前,日本家电退出全球市场的进程仍在持续,堪称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最好时机。事实是,中国家电并未从日本的退出中获得更多好处,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定位偏低,日本品牌腾出来的市场空间被同等定位的韩系企业拿走了。因此,中国彩电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必须从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两个层面入手下苦功夫。
3、OLED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以肯定的是,LED时代全球彩电市场格局改写的可能性不大,即将到来的OLED时代是个机会。我甚至愿意认为,中国彩电企业要想摆脱“乐视魔咒”,唯一的出路在于告别LED开启OLED时代。遗憾的是,在这个代表彩电显示技术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中国彩电企业大多无实质性准备少得。不少彩电企业以为OLED时代还很遥远不用着急,这实际上就是10年中国彩电企业面对LCD蓬勃兴起时心态的翻版。我们还准备再犯一次错误吗?
最后,特别提醒彩电企业,不要指望国家对彩电行业进行扶持,既不可能也不符合“克强经济学”。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彩电产业的发展只能交给市场而不是政府,能拯救彩电行业的只有彩电企业自己。彩电行业将从“外延式竞争”向“内生型竞争”转型,技术(产品)、品牌两大要素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市场份额将重新划分。
再次,我还要重申一下我另一个观点:只要乐视超级电视存在,中国彩电行业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盈利生态。乐视建立的乐视生态,从理论上讲的确有其先进性,这种先进性确保乐视销量提升很快,正可谓“站在台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遗憾的是,先进的模式并未让乐视电视像小米手机那样活得滋润,相反,围绕乐视的各种危机与非议不断,甚至有人担心乐视电视这个“飞起来的猪”,能不能安全着陆是一个大问题。换言之,乐视电视虽然拥有先进的盈利模式,却并未实现盈利;以“颠覆者”自居,却未能实现颠覆的梦想,好模式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被乐视玩坏了。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威胁的绝对不止传统彩电企业,也包括乐视这样的彩电新军。智能手机对彩电市场的挤压,并无“传统彩电企业”和“互联网彩电企业”之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