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页岩气发展需要引入民间资本

分享到:
20 林伯强 • 2014-08-19 09:45:0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664G0

由于自然条件的相对劣势及制度上的不足,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商业应用前景广阔,但发展仍然有不确定性。推进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开发应用,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但要处理好页岩气开发的水资源保护问题,而且要明晰页岩气开发的产权和保护民间私人资本的投资,建设管网,推动市场竞争,加强监督管理

近年来美国页岩气产量的爆发式增长引起了人们对页岩气革命的广泛关注。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还不足该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但10年后,这一比例已达到23%,并有望在2035年达到49%。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是全球页岩气储量的第一大国。一方面,页岩气的开采有利于降低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能源安全;另一方面,页岩气是化石能源中的高效洁净燃料,其开采利用有利于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国内对美国式页岩气革命充满了期待。在页岩气的开发上,中国政府去年3月发布了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一时间,页岩气被寄予厚望。

对中国来说,美国页岩气成功的诱惑力很强。如果中国页岩气能有美国2013年的产量,除了满足天然气需求,还可以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替代接近10%的煤炭;如果页岩气价格像美国一样便宜,则天然气成本将大大降低。不仅有利于雾霾治理,还可以支持低碳经济增长。

页岩气革命

在页岩气革命推动下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是过去三十年来世界能源生产端的巨大变革。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仅118亿立方米,随着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突破,特别是2007年之后优质页岩气资源相继开发,美国页岩气产量大爆发,2013年产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而同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仅为1700亿立方米。由于页岩气的放量增长,美国在2011年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是目前惟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开采使用的国家,其他国家到目前为止产量都不大。比如,加拿大是第二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国家,到2012年产量也仅为150亿立方米。但是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和商业运用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刺激了全球开发页岩气的热情。中国自2012年以来页岩气开发的政策迅速放宽,包括制定雄心勃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两轮页岩气招标、页岩气补贴、相对市场化的页岩气销售定价等,旨在刺激页岩气发展。

中国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根据EIA在2011年的调查结果,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达31.6万亿立方米,为世界第一,占全球14.3%,是中国常规天然气储量的近10倍。但是目前仍处于页岩气开采的初级阶段,很多勘探信息还不明朗,需要进一步大范围勘探,再加上技术薄弱、水资源不足、基础建设滞后和体制机制制约,以及页岩气投资本身巨大的不确定性等原因,目前页岩气在中国依然发展缓慢,2013年产量仅2亿立方米。

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中国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国内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但一直跟不上需求增长,导致进口量迅速攀升,2013年对外依存度达30.8%。目前,国内的天然气需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满足:第一是自产天然气;第二是中亚和俄罗斯等通过长输管网进口的天然气;第三是从东南沿海进口的LNG。从未来供需基本面来看,雾霾治理下的“煤改气”等煤炭替代将不断提高对天然气的需求。由于天然气主要依靠管道进口,受区域分布的影响,我国天然气管道进口基本上局限在周边几个国家,受地缘政治和地区安全的影响很大,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对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影响可能更甚于石油。

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成功经验、中国储量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以及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中国页岩气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即使是美国页岩气发展背后,也逐渐开始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经济效益和环保压力等。考虑到中国地质结构、技术难度、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体制等因素,中国的页岩气之路或将更加艰难。

需要有许多的人参与页岩气发展的探索。页岩气的宣传很多,但目前资本投入不够热烈,实际发展则相对缓慢。页岩气技术可能主要来自美国,针对中国各种条件需要相应的技术进步和突破,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适合的商业模式结合来降低成本。投资(参与)是否踊跃决定了技术和商业模式进步的速度。那么为什么投资不够踊跃?应该还是由于发展的大环境差异所带来的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因此,要复制美国的成功,需要尽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气发展的大环境。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林伯强
著名能源经济学家
39377
关注
31
文章
25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