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新格局下的中俄合作
能源合作基本上还是谁更需要谁的博弈
当然,中俄能源合作不容易,现实中有许多问题,过去进展也相对缓慢。虽然,中俄能源互补性强,但是,能源合作基本上还是谁更需要谁的博弈,而不完全是简单的商业行为。
首先,中俄双方关于天然气管道铺设线路的问题争执多年。俄罗斯希望在给中国东线输气的同时,能够利用分支输到日本,韩国,以形成中日韩三方的制衡,并利用这种制衡关系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则希望能够建立东西两条稳定的输气管线,获得稳定的气源,以实现供应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的风险。
第二,中俄能源合作矛盾的关键还是体现为价格之争。天然气价格因素一直以来都是中俄天然气合作的主要障碍。俄罗斯一直希望能够以出口欧洲的价格卖给中国,而中国方面坚持较低的价格的态度也很强硬。除了天然气之外,双方在电力出口价格方面也一直存在分歧。利益所在,这个问题不可避免,但不是不能解决。
此外,其他问题还包括:首先,俄罗斯可能不希望对中国能源消费市场有过强的依赖,而中国与俄罗斯合作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能源进口过于集中的风险,与俄罗斯的合作同样有对外依存的风险。其次,企业方面,对于双方国家战略做出的决策没有执行激励,这是由企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不一致所造成的。企业更关心合作带来的利益,而双方国家关注更多的是能源政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好处。再次,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还不成熟,这个可以在今后合作过程中得到解决。最后,中俄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多集中在传统能源领域,在新能源方面双方缺乏火花。
当然,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价格问题,两国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模式尚不成熟,但这可通过加深理解和合作而逐步得到解决。中俄都需要加强合作以应对未来国际能源供应格局的可能变化。中俄能源互补性是能源合作的基础,两者之间由于相互需要而进行的能源合作,无论目前有多少障碍和困难,在今后合作中都可以通过磨合得到解决。比如说中俄可以采取更加开放的合作,通过合资的模式,俄罗斯出资源,中国出市场,共同盈利。因此,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符合两国利益,尽管有短期的问题,但长期深入合作或不可避免。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