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在去杠杆的环境下

分享到:
20 陶冬 • 2014-02-28 10:32:32  来源:新浪博客 E897G0

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在经历一轮上扬之后终于回落了。分析员们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人宣称此轮货币紧缩结束。

其实每年农历新年前Shibor均上升,每年年中Shibor均上升,每年年底Shibor均上升。那些和例行审计或花钱高峰期相关,属季节性因素,是噪音。撇开季节性噪音,将Shibor按季度平均值列出,不难发现,2013年第三季度的平均利率水平高过第二季度,第四季度高过第三季度,今年第一季度估计又超过去年第四季度。而且不仅短期商业利率上涨,中长期利率也开始上扬。不仅银行间利率上涨,债券利率也在上扬。A级信用评级企业债的发行成本,较去年5月份已经翻了一倍。

笔者认为,2013年6月是中国信贷周期的转折点,持续十年的货币扩张周期已经结束,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虽然仍用“稳健”标签,收紧已经发生。只是央行不愿冲击经济与市场,所以弃用象征意义强烈的加息措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温和地抽取流动性。当市场感到恐慌时,人民银行注回一些资金,不过很快又开始正回购。尽管手法温和、富有弹性,人民银行去杠杆的意志十分坚定。

央行收缩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暂时不大。经济中多数部门不再作实业投资,对资金的需求自然不大。国有企业如果想借钱,银行也会积极贷款。笔者相信,中国整体经济今天不缺钱,问题出在流动性的分配上,缺钱的只是经济中的几个部门——中小银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这三个部门在资金运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长债短借,中长期的投资靠短期借贷和续借来维持,一旦货币环境有变,年期错配的软肋便暴露出来,风险错配的隐患也被放大,它们被迫在市场上推高利率,追逐资金。

货币政策转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火爆,房价升、地价涨。资金对投资实业兴趣不大,便追逐金融投资,将房价炒到令北京决策层不安的地步,迫使央行回收流动性。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去杠杆 环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陶冬
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122204
关注
63
文章
2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