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奥巴马三张王牌欲主导全球商品“话语权” 中国怎么办?

分享到:
20 巩胜利 • 2013-12-11 11:49:57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704G0

数据显示,委内瑞拉是中国在拉美第6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委第4大贸易伙伴。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102.63亿美元。2010年中国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1177万吨(原油754万吨,成品油423万吨),较上年增长18.5%。委内瑞拉是中国第7大石油进口来源国。双边贸易增速每年都在30%左右,2012年中国与委内瑞拉贸易总额是230多亿美元,中国从委内瑞拉进口多一些,有140多亿美元,其中90%以上是石油能源产品。象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逃跑时所带货币一样,美元是委国唯一绕不开的一个历史“死结”,委国不能没有对外贸易、商业,其对外所有贸易唯一结算、使用货币就是美元。

(Ⅴ)、美欧新势力、新力量

欧盟过去是、未来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财富利益集团。21世纪前十年,中国的崛起和东亚经济力量的突起,打破了原有的全球经贸、财富聚焦的格局。美欧的目的很明确,通过TPP和TTIP、PSA等规则谈判,重塑了全球的新贸易规则的变更,重新掌握国际贸易领导权,美欧既能分享亚洲的经济繁荣,又能抑制中国日益上升的影响力。致全球经济总量的70%以上,全球服务业的80%以上,都囊括在TTP、TTIP、PSA自贸区大市场、诸协议游戏规则之中。

从全球大趋势来看,美欧金融海啸、主权债务危机,致全球经济更趋融合、一体化方面发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增加就业,提振经济、继续进步。据市场经济地位国家普遍估计,TPP上路后,TTIP也将很快谈成(欧美没有政治资源悖论,只有利益共同体),将刺激美欧GDP增加0.5%。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TTIP将“有利于增加美国数百万个优质就业岗位”。而相对于全球市场前景而更为广阔的亚太市场,TPP对经济的提振更为有利。

TPP加上TTIP与PSA,是美国21世纪未来战略,不可缺、得以完整实施的“全球化”方略。因之,TPP、TTIP、PSA都是全球化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欧日主要“高收入国家”主导“铁三角”稳固全球贸易秩序的根本所在。TPP、TTIP与PSA,又是美国21世纪未来战略,不可缺、得以完整实施的“全球化”整体方略。因之,TPP、TTIP、PSA都是全球化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欧日主要高收入大国主导“铁三角”稳固全球贸易秩序的根本所在。

TTIP,美国和欧盟占全球经济产出规模的一半,占全球贸易额近1/3。美国公司在欧盟的投资高达1.9万亿美元,欧盟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也达1.6万亿美元。据欧委会测算,美国和欧盟若达成FTA协定,有望使欧洲经济产出一年增加650亿欧元,相当于欧盟GDP提高0.52%。 TTIP,所撬动的全球经济贸易绝不亚于TPP,但利弊权衡就在于:美欧都是全球最大的财富共同体,经济增长力度已经置顶,而TPP涉及的却是全球新兴经济体增长最快的全球第一大群体。

(Ⅵ)、新兴国家与中国的空缺

无论即将上路的TPP,还是TTIP,更还是PSA等排除了当今新兴国家、不够分量的国家、特别是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资源性国家俄罗斯、人口大国印度等外。全球第一全球性贸易规则WTO,主要是解决国家间准入生产、制造业初级、低端方面的产业问题。而PSA,则是解决国家间服务业领域高端制造、财富升值、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高端的问题。

在全球新兴国家里,中国服务业能力是最高的国家,中国服务业所创造国家GDP水平近30%,而欧美日等(高收入国家)都超过70%以上。国家与人民的财富增值,就要提高服务业所占这个国家国民经济、GDP、所有产业的水平。而新兴国家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给人的最大印象是要不就是服务业成本很高、要不就是很低端,都处在这些经济体不到30%的水平之内,要想步入一个“高收入国家”行列,那么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是不可缺少的产业升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链性制造业。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金融货币、资本市场获益等等都是服务业、未来新兴服务业的高端产品。但新兴国家21世纪上半叶,因占全球服务业比率很低,还不具备“话语权”,但需要未雨绸缪,才不致于被动挨打、授人以柄。

现在有一种战略叫全球“ABC”,就是“Anyone but China”,这对中国党制及国家体制是明显的悖论。在全球约198个联合国成员国中,只有不到2%是这样的国家,由党来主宰一个国家的命运。《华尔街日报》认为,TPP与TTIP将巩固美欧领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避免领导权被其他国家夺走。其人类“游戏规则”咄咄逼人之势令全球国家一目了然。

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经济体国家与中国该如何应对?

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但各国的路径选择将更加曲折不同,一是要坚持多边合作立场;在国际上,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要坚持“共赢”这一立场;另一方面,就是加快实施既定的自贸区战略和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要塑造亚洲区域合作的框架,迈出国家间有法律保障协议,中国与东南亚、与中日韩、与俄罗斯经贸关系发展等就是出于这样的国家战略,但要能开花结果,这是最根本的,可进一步整合东北亚,对接东南亚,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形成利益共同体。

21世纪未来,当今世界是“一些国家是多边下注”(以韩国最为突出,基本上与美欧发达国家都达成了FTA协议)以自保,从“政治资源”上密切与美国、欧盟的盟友关系,从“经济资源”上又从中国、俄罗斯获利。做好自己的事,维持一个繁荣的市场对中国来说很重要。美欧的经济相对来说增长乏力,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其他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

当然,TPP会触动缔约国国内的一些利益集团,肯定会遭到一些强烈抵制。但从国家总体经济产出来看,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可否认的。1994年关贸总协定(GATT)签订以来,全球在收入、教育和健康指标方面均取得了非凡的进步。认识到这一点,于4月18、19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的G20国集团(G20)财长、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则把更多精力放在日本获准加入TPP谈判所带来的长期机遇上,而不是关注日圆贬值所引发的短期挑战。

有人警告说,不要被TPP冲昏了头脑,因为即便TPP谈判在年底成功收场,多数缔约国仍需要争取本国立法机关的批准。还有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美国国会最终会同意澳大利亚和其他签约国的要求而放弃自己的农业补贴吗?日本会情愿让自己的大米生产商承受竞争压力吗?亚洲国家会开放他们紧闭的金融业大门吗?

最重要的是,这项协议的意图在于贸易“跨国境”,这对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说,无疑是开辟了其贸易本能的最大历史通道,是世界贸易秉性的根源所赋,迫使缔约国政府放弃一系列的关税贸易保护政策,而这些政策直到现在都还游离于国际规则之外。倘若协议最终签署,其对于全球繁荣的长远意义将远非黄金市场所能比拟。但抛开所有质疑,TPP毕竟蕴藏著巨大机遇,其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不相上下甚至犹有过之。对于华盛顿和日本来说,缔结自贸协议也是制衡中国的一种手段,比起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通过贸易手段遏制中国不但效果好得多,而且风险较小。当然,TPP、TTIP等的贸易谈判并非总能如愿,多哈回合谈判搁浅十数年就是例证。不过,虽然称不上最完美,但TPP仍然是世界至今唯一、最大、填补全球空白、强化最大自由贸易区最最漂亮的一巨世界浪潮。

(Ⅶ)、全球化中国会否“坐以待毙”?

对21世纪网络的全球化来说,对此事要予以足够重视,但也没必要惊慌。因为TPP、TTIP、PSA都有一个适应、成长、稳定、成果的一个适应时期,在欧美国内也需要一个协调期、有一个调整策略过程才能成行。退一步讲,如果美欧日“铁三角”贸易规则都成行,也绝不是什么坏事,但除美欧日市场经济地位国体系之外的国家将是被“逼上梁山”、成全球兀立之巅峰。欧美贸易标准的提高也促使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进一步进行改革的可能,“像以前中国加入WTO一样,‘借水冲沙’”。但“后发制人”做为一种战术尚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研究价值,但作为一种实施战略攻防趋势则大风已去,制敌则难以回天,难有回力天之力!是不值得倡导的一种战术。

特别是21世纪全球游戏规则的更新于秩序制定,新兴国家全部缺席、缺失全球新国际贸易规则的参与、制定,有“二个”重要全球大环境:一是新兴国家还不足以成器“话语权”,经济发展遇到了难题,自顾难暇、无以应对;二是新兴国家诸如“服务业”差距太远大,没有生成财富可以领导和左右世界的能力,还不足以、没有根源成器,依然被全球“话语权”所忽略。

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协调非常有必要,新兴国家的“话语权”也很有限。“再有,可以通过‘二元制’的形式来与欧美加以沟通。如果国家党政进不去,可以从全球学界层面探一探路”,否则坐以待毙,被动挨打,也为“中国梦”的实施和崛起设置、埋下了无限的国际障碍和全球贸易无穷的后患,对展开国与国未来“全球化”没有什么“游戏规则”可玩。

中国目前还不愿加入TPP谈判,但正在努力促成一个将美国排除在外的替代性的地区贸易方案(新兴国家体)。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TPP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限制国有企业所享有的优惠以及限制资本管制——这都直接触犯了中国先党后政的国家体制和经济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Jagdish Bhagwati对TPP明显回避中国倾向提出批评,认为这不利于实现全球自由贸易化和市场经济地位国的目标实施。但事实上,这也是美国精心策划的一种基于现实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一种策略。中国领导人自己也清楚,他们最终还是要开放金融业,解除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并让暮气深重的国有企业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也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继续谋求与全球经济长远发展和共荣。TPP,只是促使中国走得更快一些、超过了自己的承载力而已。

WTO是全球化的一面历史镜子,倘若有朝一日,中国加入了这个最初将其排除在外的巨大的新自由贸易区,就像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那样,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给全球及美国和企业和其他缔约国带来无数、无限贸易、财富新的莫大契机,为全球经济增长描绘出一幅“全球化”的崭新蓝图。TPP对中国现在暂时缺阵、但并不是人类永远将之排除在外。

中国改革开放超过35多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及中日韩、与东盟10国、与亚洲西部的等囿“零关税”规则一直举步维艰、难以成行。于是,美国近半个世纪“后院”的方略实施值得借鉴、参考来加以实践。应该看到,美国积极推动TPP,加快TTIP步伐,以迂回内外兼容方式来推动FTA,旨在就是要建立未来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贸易“新秩序”,这在客观上势必削弱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构的权威与影响力,并可能使这些多边组织逐渐、更加“空心化”“边缘化”,致已经实施多年的全球第一个最大贸易规则WTO完全“空置”,现有国际经贸规则已经面临不得、不能不改的“改天换地”的决战时代。因此,未来美国将把经济全球化指向何方,值得全球各国“用核心”来加以研究、观察、谋略、警醒和高瞻远瞩的建树。

64年中国的历史上,中韩、中苏、中印、中越等都因为消灭敌人而向“敌国”开战,但今天中国与日本、与挪威的经贸关系却走到比“敌国”更惨烈的历史最低点,这不的不对“敌国”进行历史性反思:比“敌国”还惨烈的经贸关系,到底是利于国、还是利于党、更是利于13亿国民?

大自然的规则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的——与天奋斗永远是徒劳、渺小、绝对无谓的,并将得到永恒的天谴,永远不要违背大自然规律、永远不可能。而地球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贸等游戏规则是随着人类演进不断在更新、永远在交替裂变推陈出新。之所以人类“总把新桃换旧符”、永无止尽贪得无厌的创造、独享财富,有的国家和人民永远都没有机会来获得所谓的财富……人类永远、有多远,到底能有多远?能走近、走得更近些吗?!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巩胜利
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
360391
关注
93
文章
400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