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利率市场化非银行暴利终结者

分享到:
• 2012-06-25 09:05:5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199G0

央行宣布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至3.25%和6.31%,均下调0.25个百分点。

另同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步伐迈出。

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将直接导致银行存贷利息差缩小。据银监会统计,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其中利息收入占比80.7%。银行业惊人高利润一度引起国内热议。此次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否会意味着银行业高利润从此终结?

利率市场化新政推出后,各银行对存款利率纷纷做出调整,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确使得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就目前情况来看,几大国有行,短期存款利率在基准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上调了7.7%,部分中小银行更是将短期存款利率定在允许浮动范围的上限,上浮10%。越来越稀缺的储蓄资金资源背景下,揽储竞争将愈演愈烈。

相比于各行存款利率方面的积极动作,贷款利率则基本和原来相差不大,并未普遍给予资金需求方折扣优惠。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企业普遍存在信贷资金刚性需求。信贷资金依然供不应求,银行惜贷现象依旧普遍,不会轻易降低贷款利率,尤其当其面对的是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客户。

存款利率上升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增加。贷款利率方面,目前只有大型企业因较高的议价能力可能获得贷款利率下浮的优惠,长期来看,中小企业不断成长,这类客户资源会越来越受到银行重视,短期内对其贷款利率不会出现急剧下降,但未来可能出现逐渐下降趋势。利差收入趋于缩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银行业垄断高利润的结束。

银行的经营成本、资金来源成本跟固然利率有关系,同时也与期限结构和资金的配置有关。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银行已经开始主动调整其资产配置结构。

利率市场化并不绝对意味着银行利润的的减少。我国经济处于较快发展时期,还将主要依靠银行系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间接融资的渠道。未来银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银行利润将同时上升。

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促使银行业以规模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出现根本性改变。利息差减少但是中间业务收入拓展空间广阔。

像开展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等中间科技含量很高的业务的外资银行,因此获得的利润占到80%。

近年来,虽然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占比仅占20%左右,但是中间业务收入在收入构成中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银行业主要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正在悄然转变。如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全部营收的14.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增长快速,且主要来源于新业务领域的良好拓展。

未来,银行可以抓住利率市场化的契机调整业务结构,逐步转变盈利模式,加大金融创新。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