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对比看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前景 机遇与挑战并存
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挑战
2017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20.1万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25.8%,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6.2%。2010-2017年,住户消费性贷款由7.39万亿元增长至3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1%,消费贷款在贷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消费信贷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
消费金融相关政策的强监管为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2018年4月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对资产管理机构的资金杠杆、产品嵌套等方面加强约束,这也间接约束了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来源、资金杠杆等。虽然这一政策暂时限制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但从整个行业看,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合理化发展。长期来看,消费金融的强监管政策是对行业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信贷结构和消费主体正在发生转变
随着国内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保体系的逐步健全、消费环境的逐渐改善,消费者更加愿意消费、提前消费。从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部门消费信贷结构看,消费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房贷、车贷外的短期消费性贷款占比逐渐增加,由2010年的12.7%增加至2017年的21.6%。
注:短期消费信贷指扣除房贷、车贷后的短期性消费贷款
消费主体向80、90后过渡,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消费模式也逐渐升级。从消费需求看,从线上电商消费档次人群的分布看,消费档次向中高端转移,线上电商中高端消费占比已经达到90%以上;消费主体的消费观念由"价格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从勤俭节约、量入为主转为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消费模式从理性消费转变为提前消费和信用消费,并且这一提前消费、信用消费的意识未来将不断增强。
与美国相比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从中美的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看,截止2017年,国内消费信贷余额为9.6,仅占美国的40%;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2倍,人均消费信贷仅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从消息信贷余额占GDP比重看,中国仅占12.1%,美国为20.1%,比重差距较大。随着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国内消费金融发展潜力将得到释放,消费金融有望再现蓝海市场。
注:狭义消费信贷指不包括住房贷款的消费信贷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环境、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特征,行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行业典型企业经营模式...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