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市高温黄色预警袭来 催热“避暑旅游潮”
即将进入六月,国内酷暑季节已来临。近日多地气温都出现了飙升,中央气象台28日、29日、30日已连发三个高温黄色预警。持续的高温天气给人们带来不适,高温经济效应却给避暑旅游市场带来了机遇。
图表:全国高温区域预报
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 避暑旅游市场发展迅猛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对旅游需求日益增长,我国旅游业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2013年我国旅游业收入约2.95万亿元,同比增长28.23%。
避暑旅游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夏季旅游活动,也是在我国开展历史较长的传统型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发展也较为迅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3年中国避暑旅游市场需求约在5000亿-6000亿元,由此可估算出,避暑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中的占比为17%左右。
图表:2006-2013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 避暑旅游资源丰富
凉爽的气候条件是开展避暑旅最核心的要素,山地、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均可构成避暑旅游资源。前瞻网旅游行业报告显示,我国避暑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贵阳、秦皇岛、烟台、哈尔滨、昆明等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避暑旅游城市,这些城市中集聚了很多避暑胜地,成为避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例如,贵阳夏无酷暑,在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仅为23.7℃,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紫外线强度大部分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被称为"晚上下雨白天晴",加之贵阳拥有"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已连续多年获"避暑之都"美誉。
◆ 避暑旅游前景广阔
基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及气候变暖、国内居民休闲旅游需求日益增长,我国避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1)人群广。避暑作为夏季出游的重要动机,其主要群体是教育系统、老年人及"火炉城市"居民。据统计,目前国内约有近3亿学生,2亿老年人口,再加上南昌、重庆、武汉、南京这四大火炉城市的人口以及教职工群体,我国避暑旅游的目标人群是非常大的。
(2)高温天气频发,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强。近年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极端气候频发。据统计,我国高温事件比上世纪90年代明显偏多,而且一些城市也逐步步入火炉行业,如苏州近10年来高温日数年均达20.3个,超越南京,坐上省内高温头把交椅,成为国内又一个火炉城市。极端高温天气的增多,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出城避暑"的想法。
(3)休闲旅游需求增长。经济学界认识: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进入国内旅游需求增长期,旅游形态主要是观光旅游;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旅游形态开始向休闲旅游转化。2013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414美元,旅游消费正逐步从观光旅游转向休闲旅游。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