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财产品2.0特征和趋势探讨
一、背景分析
国家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监管政策虽然尚未明确,但表现出监管趋严的态度。3月15日,央行下发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草案。虽然草案处于征求意见和研究阶段,但其内容显示得非常强硬,“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而在3月11日,出于安全考虑,央行紧急叫停了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监管方针的摇摆一度暂时性的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人人自危的境地。
而2014年以来,我国资金流相对充裕,银行间的同业发行计划积极性不高,同业利率有所下降,这客观上导致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
宏观层次的变动必然促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做出变革。但同时,线上交易大幅增大必然催生相连的
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而支付宝和余额宝的巨大成功恰恰显示出互联网金融将作为以后金融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中信银行也确立了“再造网上一个中信银行”战略目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由于人们生活的日益互联网化,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超速增长。在2013年底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超过20.7万亿元,其中POS收单和互联网支付两类业务的交易规模分别为12.4万亿和8.3万亿。预计2014年交易规模将达到29.1万亿元,环比增长达到40.6%。
图表1:2009-2014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