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追逐村镇银行 为何“同床异梦”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城市市场空间日益压缩,国家政策支持下,大型银行趋于转向农村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在全国大中城市和传统业务领域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对优质客户、优质项目资源的争夺使银行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弱,收益空间正被逐步压缩。与此同时,我国县级以下区域金融市场的开发程度仍普遍不高,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和乡镇,金融服务的供给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为商业银行,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已充分发展的大型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国家大力推出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也对国有银行向农村地区业务延伸起了不小推动作用。
自身面临网点数量与覆盖面劣势
网点数量和覆盖面的劣势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型股份制银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摆脱先天不足的单一城市地域局促,享受与股份制银行同等国民待遇,从来就是城市商业银行重要的发展战略。如徽商银行、江苏银行通过重组合并跨区域,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均实现了上市跨区域经营。
获得政策支持
国家关注农村金融问题,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村镇银行试点,发起村镇银行为商业银行探索控股经营模式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个别地方性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发展提供最佳途径和最好机遇。
村镇银行扩张方式成本优势
尽管近年来各家中型股份制银行普遍加快了分支机构网络布局的速度,但开设分支行具有较高的运营资本要求和严格的监管审批,这种高成本的方式仍难以满足中型银行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和网络布局的要求。相比较而言,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各渠道的投资资金,利用杠杆效应,从而降低商业银行在经营网络布局中的资本投入。
区域布局特点
尽管就严格意义上来讲,村镇银行对城商行而言不能算是地道的跨区域经营,但却能够为城商行提供跨区域发展的资本运作、品牌扩张和文化融合等成熟模式,以及积累异地分支机构管理经验。
另外,由于我国广大的县域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中小企业资源,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域,其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甚至超过了所在地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迅速切入县域金融市场,正好契合了很多中小银行发展小型、微型企业客户的战略导向。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