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追逐村镇银行 为何“同床异梦”
农村金融机构
市场扩张:农信社组建村镇银行,以期抢先一步占领农村市场,从而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进一步巩固农信社在农村市场的主导地位;
业务创新:农信社可借村镇银行拓宽业务领域,加快自身产品创新和服务开拓步伐;
治理机制优势:村镇银行具有制度优势、机制优势,可以避免农信社目前如产权不清晰,治理不完善,业务受限制,历史包袱重等问题,给农信社走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企业之路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农信社可通过村镇银行尝试包括如何形成合适的产权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成功的商业模式。
外资银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村镇银行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规模为2.38万亿元,机构数412家。
外资银行把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进军农村金融市场作为在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策和网点的限制,与全国性的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发达地域和大型集团客户的竞争中阻力较大。它们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一方面是为了迎合监管当局的意志,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是顺应中国城镇化进程,提前布局,培育客户基础。
此外中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据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农村每年资金需求的缺口大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但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纷纷从农村撤离机构网点,把从农村吸收到的资金调到城市里使用,这往往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农业金融的缺位。
避开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或许也是外资银行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在城市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上,中资银行有大量的营业网点,有吸纳居民储蓄的优势,这是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在贷款业务上,中外资银行可能会在大城市出现竞争,但由于中资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信贷等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外资银行在未完成本土化之前尚不可能对中资银行构成威胁。
而在外资相对国有商业银行具有优势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上,由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未成熟,外资可运用的金融工具不多。因此,外资为扩大其市场份额,为能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较量中占据优势,势必要进入竞争相对不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