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面对来自高铁的挑战 民航何去何从?

分享到:
20 严超波 • 2013-09-24 08:48:0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4713G0

过去十年中,中国国内航空旅客吞吐量占总航空旅客吞吐量的比例一直在90%左右,说明中国航空公司的客运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上,但是随着高铁的逐渐建成投用,很多与高铁重叠的民航重要短途市场将面临严重的分流,因此,航空公司应当根据客座率的变化逐步退出一些短途运输市场,转而将运力调整到高铁没有覆盖到的市场,并加密中长航线,以一流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力量开发新的中长航线市场。以速度和航班密度优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间组织开行空中快线,乘客随时、随意签转。

鼓励、支持航空公司“飞出去”。对飞国际远程航线的大型航空公司给予油料、税收、信贷、反垄断豁免权以及航线补贴等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空铁联运模式。加大国际枢纽机场与基地航空公司在航线网络规划与发展、机场收费改革、机场建设与基础设施改进、空防安全保障、环境保护、时刻资源分配、中转联程以及地面服务代理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共同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相对于高铁而言,民航运输的另外一大优势就是占地少、受运输地形地貌的影响小、灵活性大。中国幅员辽阔,西北、西南地区的地理、人口、文化等资源特点非常适合支线航空的发展。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这些地方建设高铁投资巨大,而且铁路的养护成本也会比较高,客座率低也将导致成本收回期很长。因此,应在西北、西南地区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并与东部地区形成干、支结合,枢纽中转的航线网络体系,城市对式与轮辐式相结合的补充式航线网络的构建将成为中国民航运输业未来发展定位的另一个重要着眼点。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高铁 挑战 民航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严超波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353083
关注
105
文章
301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