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自高铁的挑战 民航何去何从?
1、对于800千米以内的短程航段来说
铁路运输方式无论是从价格上还是密度上来说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高速铁路进一步缩短了与民航的时差,考虑地面转接时间,如两端城市人们到机场的距离以及机场等候时间,民航全程所需时间和高铁所需时间相差不多,高速铁路的优势更加明显;再加上铁路具有到市中心的“区位优势”、方便的地面交通衔接服务和发车频次高、受天气影响小、票价低等优势,高速铁路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大大提高。
2、对于800-1500千米的中短程航段来说
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对民航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京沪航段为例,京沪高铁能大大提升铁路的竞争优势:一是运行速度快,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00-350千米,上海至北京直达只需要5小时,而两城市之间空中飞行时间为2小时,如果把机场往返、候机和安检等时间算进去,乘高铁与乘飞机所需时间相差不多;二是高铁行车密度高,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乘车需求,大大减少等待时间;三是票价低,京沪高铁全价为600-800元,低于民航公布的机票价格。
3、对于1500千米以上的远程航段来说
从价格和密度上来看,高铁运输方式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旅客旅行疲劳度明显加大,二者的行程时差较大。因而,在远程航段上,航空运输方式的时效性得以凸显,加之大型飞机的不断引进和航线网络的不断完善,远程航段上高铁对民航的冲击效应较小,综合替代性较弱。
三、民航应对高铁挑战的策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航空运输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相对于高铁而言,飞机具有两个相对优势,那就是超高速和灵活性。一般民航客机的正常巡航地速为900千米/小时左右,是高铁(350千米/小时)的2.5倍,因此,在长航线市场上,尤其是国际航空市场上,飞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有选择地逐步退出与高铁重叠的短程航线市场,加密、完善中长航线,积极开拓国际航线,加大航空运输超高速优势的砝码,走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是中国未来民航运输业发展的定位之一。与欧洲、日本和韩国等面积小、人口少的特征相比,中国具有面积广、人口多、地形复杂的特征,因此,中国民航运输业除了在国际客运中担当主要角色外,还在国内客运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