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市场化 竞争不可避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公证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公证机构数量3000余家,比1980年增长5倍;公证从业人员两万余人,比1980年增长15倍;年办证量1000余万件,比1980年增长110余倍。
报告分析认为,尽管公证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公证机构之间存在业务竞争却是不争的事实。公证行业现有公证机构的竞争有下列特点:第一,传统的标准化作业的公证业务竞争激烈;第二,不正当竞争现象仍未彻底消灭,表现为争揽业务、压低价格;第三,公证行业的竞争大部分属于生存性竞争而不是发展性竞争,生存性竞争指竞争的目的仅仅为了生存,这种竞争最为残酷。
前瞻产业研究院公证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公证市场化会与公证制度的基本定性相悖,也会带来过度竞争,导致公证的公信力下降,进而危及公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然而,无论公证市场化也好,还是公证社会化也罢,公证行业内部竞争、公证行业和行业外竞争局面的出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公证机构的竞争要素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公证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公证机构的竞争力和公证机构的全盘市场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这两个命题也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在公证公益性定位的前提下,谈论公证机构竞争力对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