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 转变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截至2013年6月底,江苏省拥有旅行社2172家,数量居全国首位,但星级旅行社只有316家,占全部旅行社的比重为14.5%。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旅行社“偏小、偏弱、偏散”的结构性问题仍较为普遍,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
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竞争情况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竞争的手段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旅游市场上低价线路满天飞,恶性降价使旅行社的利润空间下降,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有旅行社超过24000家,与1996年数据相比,规模扩张了5倍多,收入增加了近9倍,但是全行业收入利润率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现象。
1、我国旅行社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旅行社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从各国旅行社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旅行社行业的典型特征是“规模经营”,少数大企业占有绝对市场份额,为数众多的中小旅行社则作为拾遗补缺,从事专业化和特色化服务。美国大旅行社只占总数的13%,但营业收入却占行业总额的46%;英国四大旅行社占了市场份额76%。而在中国,由于旅行社从业企业数量众多,造成旅行社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整个旅行社行业的集中度较低。中国的三大旅行社,即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的累计市场份额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0%以下。
2、我国旅行社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大
传统的旅行社产品技术含量低,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业壁垒,因此其他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可进入到这一行业,分享旅行社的行业利润。如携程旅行网等就利用网络上“酒店+机票”的形式分享旅行社的行业利润。此外,由于旅行社产品的单一组合性技术含量低,使行业内部人士包括司机和非行业内部人士(其他企业接待部门人士)都能自我组合线路,从而分享行业利润,虽说这存在管理上的问题,但根本源头却是产品的平庸化。
另一方面,旅行社的传统优势在于把旅游者组织起来形成团体优势,从航空公司、酒店、地面接待处那里得到最优惠的价格。但主要以下原因,未来旅行社的这种优势将逐渐被减弱:一是航空机票实行明折明扣,旅游者自己也可以买到相当折扣的机票;二是旅行社为游客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如订票、订房、就餐、推荐线路、景点介绍几乎全部能在网络完成并一步到位,而且透明度更高,资料更全面客观,价格也较为合理,自助旅游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三是外资旅行社的进入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