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形势下,旅游地产行业的生存之道
2013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第一次明确将稳定房价作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问责制度,以及前不见出台的新“国五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必定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形成打压,旅游地产也不能幸免于难。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旅游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旅游地产市场基本呈现“一级城市靠地产,二、三级城市靠资源”的泾渭分明的发展态势。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级城市的旅游房地产基本上走“地产”路线,以人造景区、景点来配套于住宅、酒店、社区等的开发;而二、三级城市的旅游房地产则主要走“旅游”路线,依托区域的高等级旅游资源进行项目配置。同时,由于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特性,形成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景观资源丰富等特点,旅游地产业率先在这一区域落足,而中、西部旅游地产不仅仅在数量上较少,且多集中在城市的附近相邻郊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旅游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旅游与地产的结合不但是互补关系更是一种互惠关系。旅游带动了地产项目的人气,促进了地产项目的价值上升;地产项目弥补了旅游的资金缺口、实现了短期盈利同时又借助了旅游的自然资源。旅游地产是房地产开发中的对于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应用的最卓有成效的一种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旅游地产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由于旅游地产对资源和产业的融合从而实现了其在盈利模式上的多样性和深刻性,因此各地在加快上马旅游地产项目的同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特色,选择适合的盈利模式。旅游地产五种盈利模式介绍如下:
盈利模式一:销售地产项目盈利
前瞻产业研究院旅游地产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地产项目通过其预售或者是现售,实现高额回报。尤其是地产项目的预售不但实现了高额的利润,更是保障项目开发过程资金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当前,地产愈发的与金融密不可分,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地产项目首先需要保障的就是资金。地产项目的销售同样解决了旅游项目短期难以实现盈利的硬伤问题,也为后续的项目持续开发提供了支持。
旅游为地产项目的销售带来的最大的支撑就是“人气”。地产项目的销售首先依赖的就是人气,没有人气,再好的项目也只能等死。旅游项目的特点和其所具备的条件,都为地产项目提供着人气,当然也包括直接客源,这些则是一般广告宣传所无法达到的。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