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葛倩 葛倩 的回答 2020-04-22 09:35

    2019年典当行业总结:

    1、监管职能转隶完成,行业进入严监管模式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明确典当行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函》(普惠金融部〔2019〕13号)明确典当行业监管沿用商务部管理制度,并明确了年审内容。2019年是监管体制改革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典当行的首次年审,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非常重视,对典当企业的监管是:范围更广,尺度更严,要求更细。充分展示了“新金融监管”部门的态度。今年以来,各地金融监管局均频繁发出政策通知,联合执法等部署,纵观全国的监管政策基本就可以总结为两点,即对于“僵尸企业”和“严重违规”企业不姑息,坚决整顿淘汰;同时对于正常营业的企业,监管检查“常态化”,“监管回马枪”长效运行,对上次检查出现的问题,整改的情况等,进行二次检查,并形成“常态”。

    2、清理整顿基本结束,行业进入规范发展时期

    2019年行业监管正式转隶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行业进入了监管规范期,各地基本不在设立新典当行,而进行年审,并整顿规范。

    典当行业年审从2019年初就开始开展,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绝大部分省市年审已接近尾声。就目前公示的数据,全国通过年审的企业数(含分支)4657家,年审通过率不足50%。目前还有9个省市区未公示年审结果,预测年审通过可换发金融监管局许可证的企业在6000家左右。

    年审结束后,各地监管部门为企业换发新证,同时换发新的票据。部分地区出台了新的监管文件和信用承诺制度,必将推进行业规范发展。

    3、政策引导回归本业,民品典当或将受到重视

    从中央金融监管的要求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会对典当行“回归本业,避虚就实、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重点监管。以往典当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倾向房地产项目,为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通道,但自2018年开始房地产的融资途径收紧,已经转向实业企业融资的要求,决定了以往典当行业的业务方向与模式,将必然作为重点监管方向。银保监会将会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典当行转入细分行业,鼓励从事民品融资业务,回归其本来属性。

    从典当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了解到,对以民品为主业的典当行政策更加宽松,给与了更大的融资杠杆比例。充分说明了银保监会坚持对典当行业差异化监管、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原则。

    4、分类监管逐步实施,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是趋势

    对于典当行可能涉及的通道业务、民间借贷业务将会直接取缔。在2019年提出融资穿透审查的意见下,以往通过典当行进行的通道业务、民间借贷业务将会直接禁止。同时,典当行的设立、运营成本将会显著提升,鼓励典当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减少数量,提升品质。并且部分地方实施分类监管,针对发展较好的典当行给与政策支持,典当行将会发生优胜劣汰,寡头将会形成。

    5、监管指引文件即将发布,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2019年12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全国典当监管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中提出行业规章须待上位法出台后才能颁布,但是会发布《加强典当行业监管工作指引》过渡性文件。

    典当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典当总额2838亿元,典当余额968亿元,营业收入97.59亿元,净利润13.99亿元,平均单笔业务金额17.26万元,平均当期31天。从数据来看,典当行的“小、短、快、灵”特点尤为明显,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在方便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小微企业融资上面,有很积极的作用。根据典当行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创新业务模式和营销渠道,发挥行业优势,或将迎来春天。

    综上所述,在此次金融大监管的背景下,典当行迎来了一次重大机遇与挑战。

    (注:以上资料来源为典当通)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