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趋势一:逐渐增加康复护理机构,将社区养老与康复护理相结合
据媒体报道,截止目前,北京已实施了四轮公立医院向护理机构转型,共累计19家转型机构,每家获补贴1500万元。同时,在乡镇地区实施康复护理进社区养老机构,促进医养融合。
其实,早在2011年,卫生部门就已明确规定,要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设康复医学科,近年来一些康复专科医院逐步建成,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康复床位、设备以及康复医师等资源有所提升。
趋势二:将康复治疗建成一级学科,康复治疗师成为法定执业者
人民日报去年曾推送一则消息,提及中国康复大学已经中残联初步确定落户青岛,今年两会上,再次被人大代表提及,并倡议促进康复大学的尽快落地,以建设康复大学为契机,使康复治疗成为一级学科,康复治疗师成为法定执业者。
目前,我国不少院校的康复治疗学并没有细分方向,从业的康复治疗师数量较少,且多从护理、中医等其它学科进修后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性的规范化培训。未来,随着康复大学的建成,康复专业的细分,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我国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趋势三:推进分级诊疗机制,实现康复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我国人口众多,各省市(区)康复医疗资源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康复人群主要集中在伤、病、残等功能障碍人士,这类慢性病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若一直在医院康复不太实际,费用也更贵。为实现康复、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国家推进治疗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并最终回归家庭康复。
另外,在康复医保报销、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等措施上,也表明了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康复医疗行业建设的坚定决心和重大举措。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