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图书市场稳定增长,传记与社科类图书增速最快
2012-2018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稳步增长,2017年底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到803亿元,品种规模达到189万众,分别同比增长14.55%和8.99%;2018年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增幅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了增长态势,码洋规模和品种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1.37%和2.53%。 相比而言,美国市场从3年前开始由负转为正向,增速在1%-3%之间,英国仍在负增长,可见中国图书市场发展较为稳定。
从2018年上半年细分类市场来看,传记类、科技类、少儿类、语言类图书受市场欢迎,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增长较快;生活类和文学类的图书遇冷,增长倒退,增长分别下滑9.51%和1.21%。 综合2017-2018年两年的情况来看,传记类与社科类增速最快,两年来均实现15%以上的正增长。
实体书店增长下滑,但图书市场整体向好
近年来,线上渠道兴起,电商渗入各行各业,图书也自然也不例外。从下图数据可知,2012-2017年网络书店销售额增长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7%;2012年的销售额仅为125亿元,不足实体书店的一半,2017年便已成功反超,销售额达到459亿元,同比增长25.82%。
反观实体书店,近年来增长几乎停滞,增长势头不足,2018年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销售额甚至负增长(-2.93%)。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实体书店近年来一直在转型升级,这个过程难免会到来销售额的波动。"2018年上半年出现的‘负增长’幅度不大,在正常范围内。"
细分市场的增长情况也体现了实体书店的增长不利。2018年上半年除了传记类图书和社科类图书实现了14.52%和6.77%的正增长以外,其他突出类别皆为负增长。其中艺术类、生活类和语言类图书销售额下降严重,分别下降了21.36%、24.82%和27.77%。
反观网络书店,各细分品类皆实现正增长,尤其是教辅材料与语言类图书,分别实现了40.33%和31.74%的惊人增长。即时是冷门类别如生活类图书,在线上渠道依旧实现了0.25%的正增长。
从码洋比重来看,实体书店中,占比最大的是教辅材料,占比26.97%;其次为社科和少儿类,分别占比25.28%和18.17%;占比最少的是综合图书,仅占0.06%。网络书店中,少儿类占比最大,达到28.44%,其次为社科类,占比24.37%。
从不同渠道细分类占比的不同可以看出,与孩子的教育直接相关的教辅材料书籍,大多数家庭倾向于去线下亲自挑选、对比;而较休闲娱乐的少儿书籍,网络选购则更为方便,快捷。
整体来看,网络书店销售额迅猛增长中,而实体书店正在转型升级。随着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全民阅读的大力推广,未来,阅读率必定会逐步提升。图书作为阅读的主要载体,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图书市场整体依旧向好。
国家政策快速渗透各省市,实体书店进入转型加速期
从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发布实施《关于开展实施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的通知》至今,国家先后发布了六部文件,推进实体书店的普及、农村实体书店建设以及品牌书店的发展。特别是在2016年6月《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倡导,实体书店进一步融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相关行业发展,将实体书店逐渐转型为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场所。
图表6:截至2018年国家有关实体书店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早在2014年,武汉、西安等城市就曾发布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扶持办法。而在2016国家11部委的文件发布之后,各省市共出台了近20份地方性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随着这些实体书店扶持计划的逐步落实,2017年书店扩大规模、重装开业、跨省布局、业态转型的热潮持续升温。在政策支持下,各地实体书店纷纷朝着"互联网+"、跨界营销、品牌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
图表7:截至2018年各省市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实施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8:截至2018年各省市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实施政策汇总-续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政策支持书店转型升级早现端倪,书店发展资金先行
在2017年各省市实体书店实施政策出台以前,其中大部分地区都曾发布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升级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除了上述扶持实施意见以外,从2012年2月上海市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到2018年4月中山市的实体书店资助办法,各地共计出台近20份专项资金政策。这些资金扶持政策中大多以专项资金、贴息、奖励的形式实施,其中每家实体书店可获得的补助少则几万,多则百万以上;每个地区的专项资金从百万到千万以上不等。
图表9:截至2018年各省市有关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10:截至2018年各省市有关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政策汇总-续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