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下文将对售电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以此切入您的问题。
售电公司准入退出国家标准出现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明确提出了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其中包括: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售电主体直接购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主体,允许其从发电企业购买电量向用户销售;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进入售电市场,从事售电业务。
然而,作为指导性文件的9号文并未明确售电主体资质、批准权限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很多民营资本只是较早地进行了商业注册,没有实际开展业务;直到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才做出具体规定,国家标准的确定使得许多未达标的售电公司可能要被迫"清退"或进行大整改。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售电公司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售电侧"游戏规则"正式确定,改革试点会变得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促使改革中的售电市场走向规范化、明确售电格局的关键,或许短期内大量企业会死亡,但这是一个市场健康运行必须经历的过程。具体来看,新标准对售电侧最大的影响有以下三点:
1、没"财"没"才"的企业不配玩售电
《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对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人员(10名以上专业人才)、场地设备、信用等级做出了具体要求,而大多数民企售电企业在人才、经验方面都相对缺乏,还有近四分之一的企业不足2000万,这类企业都是要被首先淘汰的。另外,资产规模能达到2亿元以上条件的大多为国有企业,这也意味着电网公司等所属的售电公司将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图表1:国家明确售电公司准入标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电网企业可参与竞争性售电,预计区域龙头将在这类企业中产生
政策提出"电网企业也可以成立售电公司",这意味着电网公司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可以预见,电网所属售电公司、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第三方独立售电公司将在同一市场竞争,而电网企业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人才储备、海量数据支撑,预计区域龙头将从"电网所属售电企业"中产生。
3、发配售一体模式获政策许可,预期10年内发配售一体的售电公司是主流
对于发配售一体的售电模式,此次政策不仅明确表示支持,还特别提出"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拥有配电网存量资产绝对控股权的公司,包括高新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电网、趸售县等均可以开展售电业务"。预计地方电力公司可凭借其固有的地域优势、用户资源、配网资产,率先成长为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 虽然政策也文件提出了"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具备条件的要将配电业务和竞争性售电业务分开核算"。但参考德国、澳大利亚的进程可知,将配售电完全分开需十余年时间,因此可以预见在短的5-10内年"发配售一体化"的售电公司将是主流。
图表2:售电公司不同经营模式竞争力对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公示售电公司3044家 山东数量最多
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陆续发布了电力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文件,并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批复了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共批复综合试点方案21个,售电侧试点方案9个,公示售电公司469个,形成了以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为主、多模式探索的试点格局。
2017年,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入进行,众多上市公司积极成立售电公司,进行售电侧的市场布局,如科陆电子、比亚迪、孚日股份、四方股份等民营上市公司积极运用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公司;而内蒙华电、桂东电力、粤电力、广州发展、申能股份、漳泽电力等发电公司也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售电公司。截至2017年12月11日,全国在电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已有3044家(含福建省2017年12月18日公示的第一批53家售电公司)。
图表3:2016-2017年全国在电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电公司数量(单位: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市场竞争白热化,电网设立售电公司占据优势地位,未来民营售电公司应该怎么玩?
在上述售电新政策风向标的引导下,仅仅"利用用户和发电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的方式明显不再可行,随着更多资本的进场,这类售电公司将被逐渐同质化、亏损直至淘汰。我国售电市场将由"享受政策红利,吃大锅饭,皮包公司也能赚钱"走向"政策改革,必须通过增值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创新商业模式以获得利润"。
前瞻分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售电公司想要"玩下去",核心思想就是增值化和个性化,即: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如优化购电策略、节能改造方案、用电方式咨询、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等,由此向用户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对电力用户需求期待的理解来设计产品和服务,让产品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用电服务需求,拓展利润空间。
1、设计不同的能源套餐,提供不同的服务周期、不同的新能源、不同的供电服务等,这是国外售电企业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最简单可行的模式。并且提供个性化套餐,帮助用户节约用电成本,比如单身贵族套餐、三口之家套餐、商业综合体用户套餐等等,满足各种定制化服务。
2、通过增值服务获得客户粘性和额外利润,比如帮助用户进行能源管理并获取节能收入,通过智能用电终端和节能管理软件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诊断,为用户提供节电设备,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改善用户用能习惯等等。
3、作为能源服务的综合提供商,比如不仅打通售电,还参与供电、供暖、供气环节。
4、实现互联网创新,以用电查询管理系统(包括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为入口拓展其他业务。如,在线购物,衣食住行导购与其他服务商的嵌入、定制化信息服务、家庭分布式电源安装、广告展示与推送等等。
图表4:前瞻预测未来民营售电公司业务创新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行业研究院整理
所以,私企售电公司能否走的长远与其业务创新模式直接相关,作为新员工应当注意观察公司这一点,相信您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