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2-02-08 10:23:17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前瞻网
专栏2. 科技信息服务业聚集区
西安科技信息服务业聚集区。依托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阎良航空产业基地、长安航天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区等,抓好西安软件新城、西安创业研发园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西安创意产业聚集区。依托西安碑林动漫产业基地、经济开发区创意园、纺织城创意产业园等,培养和发展创意产业链,形成集动画、漫画、手游、网游、图书发行、音像出版等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基地。
宝鸡科技信息服务业聚集区。依托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钛谷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国家快速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精密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打造装备制造业服务平台,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渭南中小企业创业聚集区。依托渭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各县(市、区)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技能培训、安置就业、产品营销等服务。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形成集技术研发、物流仓储、信息咨询、金融保险、营销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提高能源化工基地现代化水平。
陕南循环经济产业服务体系聚集区。依托汉中、安康、商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交易会展平台等体系,提高园区发展水平。
3. 文化旅游业聚集区。
以西安为中心,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文化旅游景区和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水平,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我省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实力。
专栏3. 文化旅游业聚集区
西安文化产业聚集区。依托西安大雁塔、碑林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大唐西市、西部影视城等景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造中国文化产业重要基地和西部文化产业中心城市。
西安(咸阳)旅游业聚集区。依托秦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咸阳汉唐帝陵文化旅游区(汉阳陵、昭陵、乾陵、茂陵)等景区,构筑以遗产旅游为主体,包括文物观光、都市旅游、生态旅游、养生保健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国际旅游都市。
宝鸡旅游业聚集区。依托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太白山景区和姜炎周秦文化、秦岭生态休闲旅游板块,打响“华人老家、佛祖圣地、秦岭云顶”三大旅游品牌,把宝鸡建成西部旅游热点城市。
铜川文化旅游业聚集区。依托玉华宫、药王山、耀州窑、照金等旅游景点,充分利用唐玄奘、孙思邈、柳公权等历史文化名人效应,加快香山、云梦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
渭南文化旅游业聚集区。依托大华山旅游景区、洽川风景名胜区、韩城古城旅游区和富平国际陶艺文化产业园、华县皮影文化产业园、潼关金三角文化创意园等,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国际山水旅游文化城市”。
延安红色旅游聚集区。依托延安革命纪念地和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景区,开发陕北民歌、大秧歌、安塞腰鼓、剪纸和农民画等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形成以红色旅游首选地、炎黄子孙朝圣地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格局。
榆林文化旅游业聚集区。依托长城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摩崖石刻红石峡和李自成行宫、内陆湖泊红碱淖等,发挥人文优势,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汉中文化生态旅游聚集区。依托长青华阳景区、定军山三国文化景区和南湖、红寺湖、南沙湖等景点,塑造“秦巴天府·水韵汉中”新形象,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安康生态旅游聚集区。依托安康特色山水园林和南宫山、瀛湖等旅游景点,开发安康丝绸系列产品、富硒茶、鎏金蚕、特色药材、民歌、汉剧脸谱等产品,建设国内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
商洛旅游和特色文化聚集区。依托商洛生态旅游资源和秦楚文化交融的独特优势,抓好仙娥湖、金丝峡、木王等景区建设,宣传具有优势的诗歌、小说、戏曲、民歌,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西安第二生活区。
4. 会展、服务外包业聚集区。
以欧亚经济论坛、西洽会、农高会、通用航空等品牌展会为龙头,依托西安高新区和经开区,做大做强会展和服务外包企业,打造区域性会展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