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8月10日

Line创始人李海珍:主动放权的管理哲学

 2014-06-12 11:49:45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前瞻网 作者:董哲

放权式管理

Line的成功对NHN公司有明显的拉动效应。2011年6月以来,NHN在首尔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40%,而同期的韩国Kospi指数却下跌了90%。Facebook自2012年上市以来,股价也累计下跌了32%。

NHN的上涨也放大了李海珍的财富。2012年 ,44岁的李海珍以5.4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排在韩国富豪的第37位。从最早的互联网搜索服务,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李海珍带领NHN公司,不断创新,创造了两大奇迹。奇迹的创造可能缘于李海珍对技术与自由的向往。

1992年,25岁的李海珍从韩国首尔大学毕业,进入三星SDS研究所担任研发工程师,然后利用“25%法则”来寻找未来创业的核心项目。这对李海珍来说,便是在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当中,至少花2小时来思考“值得我设计及开发的技术为何”?

探索3年后,李海珍便将这个方向定为“搜索引擎”。这是李海珍1994年与其他3名三星员工共同组成搜索引擎技术研发小组,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之后得出的结论。此后,4位员工就在三星公司内创业。

1997年,以5亿韩元的资金,李海珍成立了三星SDS第一个公司内创业的公司——Naver.com。Naver的名字源于英文Navigator,有着网络导航者的意味,而Naver网站logo上的那顶帽子,则隐含着探险家的涵义。

改名为Naver之后,公司脱离了三星,李海珍随后也取得了经营权,从此驶上了创业的快车道。2001年,Naver与游戏入口网站Hangame合并,成立了NHN集团。

2002年,NHN在Kosdaq上市。同年10月,Naver推出了著名的“知识in服务”,并与Naver网站内的各种数据库进行整合,这才引起韩国搜索引擎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自那之后, NHN公司的业绩发展迅猛。2003年的业绩比2001年增长了8倍之巨。

这个知识搜索引擎是李海珍带领团队亲自研发出来的,它让使用者能够以关键字在网络上寻找网络新闻、百科全书、照片或字典(类似Google的概念,其韩文搜索也比Google更佳),瞬间可以得到最需要的分类结果。Naver快速成长的秘诀是脱离了美式搜索引擎,只进行既存网页信息搜索的模式,并且是进一步积极生产信息,并将之建立为数据库,大幅提高韩国使用者对搜索结果的满意度。比如,李海珍创新了回答采纳率、双奖牌制度、丰富表现形式等,使用用户对Naver的认同度远于高于Google。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当初,Google在韩国开设研发中心,并且Yahoo与Google也在韩国抢夺门户网站,但最终,它们都败下阵来。目前,Google和Yahoo在韩国的搜索引擎市场只是小兵小卒,它们各自的市场份额只有4.4%和1.7%。这样的结局只缘于它们强大的本土竞争对手 Naver。

互联网行业,各路英豪都是各领风骚四五年,创新不断,使得没有一个永远的胜利者。经过详细的思考后,2003年,李海珍转任策略长总裁兼策略长 (CSO)。他亦大方承认,自己不擅于交际,高尔夫也打得不好,于是,他将CEO的头衔转让创立Hangame的金范洙(2007年离开NHN,创立类似于微信的Kakao公司)。而彼时,正是NHN公司鼎盛的高峰。此后,由于金范洙的离开,李海珍再次执掌NHN。

如果问缘何NHN能够持续推出一些成功的网站与服务,这或许缘于其创新原动力与其方式方法。刚开始,是先由游戏情报与简单的Web Game聚集社群人气,随后向上整合,伺机进入成本高、风险大的线上游戏,如今更是推出大手笔制作的3D角色扮演游戏,那些被吸引的游戏玩家自然乐于付费。

在韩国,Naver的“垄断”性远远超过中国的互联网公司,Naver是最大门户网站、邮箱、搜索以及即时通讯供应商。不夸张地说,目前,用户能够想到的基础互联网应用在Naver上基本能够找到。虽然,NHN在韩国处于垄断,但由于韩国的地域狭小,人口只有5000万。

企查猫

所以,自担任公司的CSO后,李海珍也开始到国外给NHN寻梦。2000年,NHN集团投入了数百亿韩元进入日本的互联网市场。刚开始,Naver始终没有打开市场,一度于2005年退出日本。2007年,Naver再次杀回。但NHN的另一个业务——Hangame Japan已经是日本第一大网络游戏入口网站。NHN在中国与印尼也都启动了合资公司,积极复制NHN在韩国的成功经验。

而在渗透进每一个国家时,NHN更是主动放权,让每一个本土公司深入当地市场,做不少的本土化的合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Line才能够顺势而生。

“会做梦的人才最自由。”喜欢这句话的李海珍把这句话身体力行,希望借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NHN做成一个颇具影响的全球公司。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