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为何不能发展成中国版迪士尼?
2013-08-20 16:43:39 责任编辑:QZ098 来源:前瞻网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500集超长动画片,在中国动漫届创造了无数神话,堪称动漫产业的中国样本。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并没有如迪士尼那般上道。
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后期发展中,经历了资本运作、借壳上市等事件,投资方说“这只羊最好的选择。”
在上市之前,它通过故事创意、剧集量产、衍生品设计、推广授权等快速抢滩国内市场,掘金产业链;2011年,它被一家香港公司以10.4亿元收购。
投资人赚到钱了,创业团队也算名利双收,但对喜羊羊这个原创动漫品牌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吗?
追溯起源:文艺青年的动漫梦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总导演是黄伟明,在创作《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前,他还只是素人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而老板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喜羊羊编剧卢永强。
2002年,黄伟明提出想尝试做动画片,得到卢永强大力支持。事实上在创作之初,黄伟明就是个光杆司令,整个创作部就他一人。
黄一开始就选择主打生活幽默类动画,“因之前画过两个生活类漫画系列。”他是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开始创作漫画。他创作的两个系列,一个叫《蕃薯糖水》,1997年投给美国世界日报后,直到2007年连载了10年。另一个三口之家系列《甘先生》,他发回国内《羊城晚报》,也连载很久。当时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饿狼仔。
当时卢永强支持黄做的就是原创动力第一部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下称《宝》)。黄把自己很多创意、激情和想法放进这第一部片子里。他们想找投资。但没人看好国产动漫。“人家觉得你们做些加(代)工片都已很难,还想做原创?还想找投资?嗯你好好干吧,就这样子了。反正没有人投资。”
卢永强将自己香港的房子卖掉。他们打算继续做下去。公司又招来8个人。黄一边培训新人一边往下做。他们8个人、1年时间完成了40集《宝》。
不过不久后,他们迎来了第一个投资人:苏永乐。苏永乐第一期拿出300万元投资。他将素人变成一家衍生品代理公司;然后创建原创动力,作为影视动漫内容制作公司。
在原创动画上,他们徘徊了很久,但具体要创作一个什么样的动画作品呢?“‘狼跟羊’。一个同事小声说了句。我一下就感觉这故事好。”黄伟明说,“然后卢先生问,哪个故事好?我就说,狼跟羊,有明显对立关系。”大家一致认为“狼跟羊”故事简单而经典。
后来敲定了主角:懒羊羊、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当时他们写剧本时叫“懒羊羊系列”,后改成喜羊羊,“因我觉得喜羊羊更正能量一点。我们中国人都会比较喜欢。”于是这部动画大致框架就诞生了。
盈利之路:火爆异常却没赚到钱
苏永乐收看中国各电视频道,尤其是电视台如何播放动画片。他发现,与日本、美国1周播放1集不同,中国动画片播放模式是1天1集。苏永乐意识到,如果喜羊羊只拍四五十集,是不可能把品牌打出来的。他决定:要量产,要全年都在屏幕上见到喜羊羊。其发行推广思路是:以庞大的数量积累人气,再做其他产品。
喜羊羊启动的第一个月,黄伟明他们做出4集。“那时就有人投诉我们,怎么做这么慢呵?我解释说,大家刚开始要有个熟悉过程。”他说,“后来我们大概请了六七十人时,真是批量生产了。”最高峰时,他们一个月做了22集,一年差不多200多集。他在加拿大研究的“黄伟明动漫制作模式”发挥了作用。
2005年7月,喜羊羊在杭州首播。而这一年的浙江台几乎变成喜羊羊台。很快,全国各个电视台都能见到喜羊羊和它的伙伴们了。喜羊羊最初几年,央视一直不播。理由也是“flash”。说这个制作质量有问题。直到该剧已覆盖全国70多家省台、市台后,2008年暑假,央视才首播了一部60集的《羊羊运动会》。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