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17日

刚性兑付—中国金融市场之殇

 2014-03-07 18:03:19 责任编辑:汪一鸣 来源:前瞻网

2014年3月5日晚间,上市公司*ST超日发布公告:称2011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神话从此打破,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这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上实质性违约事件正式拉开帷幕,今后我们会听到越来越多的“违约”声音。中国金融市场上正在修正其早已扭曲的风险定价机制。

刚性兑付,就是到期兑付本金和收益,意味着兜底,意味着高收益竟然是无风险。将风险定价机制扭曲到了极致。助长了融资人的道德风险,扼杀了中介机构尽职调查的积极性。对投资人的过度保护,使得投资人停滞在“一出事就闹事”的欠成熟阶段。

债券市场违约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让笔者担心的是信托产品的违约。信托存量规模已经突破了10万亿。绝大部分情况是融资人不能满足银行信贷要求,转而通过信托渠道,间接取得银行资金。说的难听一点,这实际上是中国版的“次贷”。银行资金,经信托计划转手,主要投向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以及采矿业,这三个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影响极大,加上投资回收期长。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信托资金的安全性存疑。

企查猫

中国金融市场一大怪相是,高风险行业却能持续得到资金支持,严重挤占了其他实体部门的融资需求,间接的推升了市场利率。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对资金嗷嗷待哺,而那些“僵尸”项目却不断借新还旧。中国M2已经是天量了,实体经济仍喊缺钱。到头来,是“劣币驱逐良币”,金融资源严重错配,使得中国经济陷入严重依赖高投资维系增长的怪圈,经济转型遥遥无期。造成这一切的背后,刚性兑付“功不可没”。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