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9日

耐克价格“双重标准”屡见不鲜 为迎合中国人虚荣心?

 2012-11-08 11:34:31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日前美国运动品牌耐克公司因同款运动鞋在中国售价比美国贵了一倍,且缺少气垫而遭到罚款,但这种“双重标准”仍然屡见不鲜。

耐克价格被指“双重标准” 部分产品国内售价高出美国售价逾半

日前,耐克公司因一款售价高达1299元的篮球鞋搞“双重标准”,侵害消费者权益,而被北京工商处以487万元罚款。这也是北京工商部门针对企业“双重标准”开出的首张罚单。北京市工商局表示:“耐克公司在产品上搞‘双重标准’,区别对待中国和国外消费者,对于这样的行为,市工商局绝不姑息!”

然而耐克公司的“双重标准”似乎并不仅仅存在这款鞋上,有网友表示,耐克的“双重标准”同样表现在其产品在国内外的定价上。对比耐克(中国)官网与耐克(美国)官网发现,其不少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均大幅低于国内售价。

以一款耐克AIR MAX HYPERPOSITE男子篮球鞋为例,其在国内的售价为人民币1799元,而同款产品在美国仅售225美元,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1409元,两者相差了近400元。从在耐克(美国)官网上可以看到,这款男子篮球鞋的部分颜色产品正在打折,价格更降至179.97美元,仅合人民币约1128元。若将两者相比较,耐克的同款产品在国内的售价几乎高出了美国售价60%。

而另一款型号为TOTAL AIR FOAMPOSITE MAX的耐克男子篮球鞋,在天猫商城的耐克官方旗舰店的售价更是高达1999元人民币。而在其美国官网上,该产品的售价同样仅为225美元,约合人民币1409元。该产品在国内的售价也高出其在美国售价的40%。

据前瞻网了解,不少耐克公司的生产加工工厂都分布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地区,而中国消费者却不得不比美国消费者多花逾50%的价格购买产自国内或周边地区的产品,这是中国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和气愤的主要原因。

律师说法:不处于统一市场 无法认定其存在价格歧视

对于商家这种区别对待的定价方式,有人认为其已经涉嫌价格歧视。为此,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安百山表示,仅仅因为同款商品在两个国家的售价不同,无法得出价格歧视的结论,“因为价格歧视是指在同一个市场上,针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现在的情况是在不同的市场,所以不具有这种价格比较的基础。”

对于一些网友提出“国家物价部门应该介入并作出相应规定”的说法,安百山也并不认可。他解释说,关于商品定价有三种机制:一种是市场定价,即通过供需双方的互相选择,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钱,这一过程政府是不干预的;另外两种定价则分别为政府指导价和政府直接定价。

“后两种方式通常用于比较重要的、对人民正常生活影响较大的商品。而一般消费品政府不会去干预,而是把定价权交给市场。政府不能在定价问题上干预过多,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更多的要依靠市场行为。”安百山说。

专家解读:企业行为无可厚非 中国消费者虚荣心造就国内“高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范黎波也表示,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产品定价不一是一种企业行为,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是这些跨国公司在企业价值链中,留给中国的利润与价值过低。

范黎波说:“市场是结构性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跨国公司在产品的定位上以及产品的结构上,会有一些调整。这属于企业行为,无可厚非。但从制造链上来看,它们的制造环节大多在中国,而这些跨国公司在企业价值链中,留给中国的利润和价值不高,这是应该指出的。”

针对“为何中国消费者要为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付高价”这个问题,范黎波坦言,中国与美国的消费结构不同,中国消费者偏好品牌,且虚荣心比较强,这是造成过国内“高价”的原因。

企查猫

“中美消费结构不同。在美国市场上,鞋在消费中所占的权重,以及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但中国青年阶层对鞋的消费却占了很大权重。不同国家的消费结构不同,所以这些跨国公司的定价就会有些不一样,这很正常,只要不构成垄断、倾销、价格歧视,这种做法就没有问题。”范黎波指出,购买耐克鞋的中国消费者一般多属于青年阶层,他们喜欢品牌,且国人虚荣心较强,因而促使产品定价发生变化,但从市场的角度看,这种消费行为应该是合理的。

换句话说,正是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热捧”,才造就了足以“傲视全球”的高价。

难道中国消费者有花“冤枉钱”的爱好?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