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8日

租车软件面临猝死:私家车加盟被叫停

 2014-08-14 16:25:51 责任编辑:丁浩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苏争鸣

以北京为例,易到用车等公司发展迅猛,再加上线上线下渠道的宣传,让规模并不大的互联网租车行业显得声势惊人。有从业人员向新浪科技透露,北京的几家大型出租车公司已经联合“告了好几次状”,指责租车软件抢了出租车的饭碗,但最终不了了之。

截至目前,国内互联网租车领域的最大玩家是易到用车。本月初,该公司宣称已占据90%的商务租车市场份额。Uber、AA租车等规模较小的公司瓜分了其余的市场份额。

“BAT”三巨头也对这块快速增长的市场兴趣浓厚。百度8月8日联手易到用车,推出“百度专车”;更早时候,阿里巴巴旗下的快的打车将去年底收购的“大黄蜂”重新包装,推出“一号专车”;另有传闻称,腾讯旗下的滴滴打车将推出“U优打车”,预计8月底上线。

《通知》的骤然出台,让互联网租车看似一片光明的前景阴霾密布。面对监管重拳,结束不惜代价的野蛮扩张、自我诊断是否“合规”,成为租车软件们的当务之急。

私家车被禁

与针对出租车的打车软件不同,用户使用租车软件叫到的车,理论上全都来自专业的汽车租赁公司,车型更加丰富和高端,有时还会配备司机,服务品质更好,价格也比出租车更高。

然而,许多租车软件为了尽快扩充车队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常常不按套路出牌,在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招募私家车加入,并试图以“挂靠”的方式洗白身份。这成为外界抨击的“槽点”,也是本次监管的打击对象。

在今年5月底的一次采访中,易到用车方面透露,该平台上的司机已达53000多人,仅在北京即已超过万人,且仍在快速增长中。相关人员坚称,这些司机都来自正规的汽车租赁公司,是随着公司一起加盟易到的。

但新浪科技实地调查十余位司机后发现,确有一部分司机符合上述说辞,但仅占约十分之一;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找易到用车,然后由后者安排“挂靠”在某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就开始上路运营了。许多司机甚至连自己挂靠的公司名字都弄不清楚。

司机马青(化名)今年5月初经过朋友介绍加入易到用车。他白天照常打理自己的小生意,晚上和休息日把车开出来拉活儿,赚一点儿零花钱。据他透露,自己只和易到用车指定的劳务派遣公司签了一纸合同,与易到用车只是填了一份表格,而这两份文件均已被收走,他没能保留任何凭证。

这些文件规定,司机如果出现违章,或是发生交通事故等,易到用车不负任何责任。而如果交管部门以“非法运营”为由扣车,易到用车也不可能出面解围,只是在培训时要求司机们把车开到停车场,以减少被查的风险。

他们甚至为之专门教给司机一套话术作为应对。马青说:“易到用车和我们说,如果车被扣了,就和交警解释,车是租赁公司的,人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的,并非私家车出来拉活儿。”

企查猫

但这种解释存在硬伤:司机的行驶本上写的是个人的名字,而非租赁公司。马青也承认,这套说辞很难有说服力;交管部门目前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想查,一查一个准。

根据刚刚公布的《通知》,租赁经营车辆的车主应当是“持证的汽车租赁经营者”,将私家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的,属于违规行为。这进一步明确了“挂靠”不会改变“黑车”的本质。

已有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评论载入中...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