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卫星(600118);欧比特(300053);航天宏图(688066);中科星图(688568);雷科防务(002413);航天电子(600879)等
本文核心数据:战略集群;市场集中度;波特五力模型;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竞争者类型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者主要有国企及政府单位、制造企业、科研院校等。不同类型企业和机构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提供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卫星产品和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这种差异化竞争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国企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制造上具有更好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例如,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国企企业,专注于卫星制造、运营和应用服务。中国卫星跟政府事业单位联系紧密,了解政府使用需求,最新政策情况,能开发出满足政府特殊用途的卫星,以及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民营制造企业:民营企业通常在商业遥感卫星上更具有创造性,此外还能接受社会不同渠道的资金,也能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例如能提供从卫星制造、发射到数据服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这些企业通常具有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如航宇微、四维图新、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
科研机构与高校: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也在商业遥感卫星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这些机构往往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遥感卫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竞争派系
商业遥感卫星是我国航空航天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空天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商业遥感卫星行业依据企业产业链覆盖能力可以大致分为商业遥感卫星制造企业和商业遥感卫星运营企业。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制造代表企业有中国卫星、长光卫星、世纪空间、天辅高分等;商业遥感卫星运营代表企业有欧比特、航天世景、航天宏图、中科星图等。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竞争梯队
在商业遥感卫星行业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一方面,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方面又存在激烈的竞争。商业遥感卫星竞争格局每年变动较大,这跟商业遥感卫星制造周期、下游应用需求、数据产品服务交付以及市场对行业的发展潜力评判有关。部分新入场的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卫星制造和发射上有规模优势,在2023年竞争力大大提升,这样的企业有微纳星空等。而航宇微等企业在2023年由于账期问题经营受到了波动,竞争力相对下降。2023年竞争梯队如下:
第一梯队是经营情况、技术研发、资本运作能力等方面保持领先优势的企业,如以东方红等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国有制造企业。以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四维图新、航天宏图、微纳星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掌握制造、发射、运营、数据产品服务等商业遥感卫星全产业链业务,拥有相比其他梯队企业更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以及资本运作能力。
第二梯队企业主要运营模式为卫星制造和运营服务。例如二十一世纪、中科星图、航宇微、国遥新天地等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备较好荷载系统的研发及地面系统的研发制造能力,。
第三梯队企业运营模式主要是遥感卫星信息数据增值、应用领域方案定制,代表性企业有亨通华海、中建国信、天润科技等。该类企业不具备遥感卫星制造和发射的资质和能力,拥有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平台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好的应用案例,享有一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荣誉。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市场战略集群
根据上市公司的2024年营收和毛利率进行战略集群的划分,目前处于导向者的是航天电子,公司营收最高,并与其他企业拉开了距离,毛利率处于21%的中等水平;目前市场没有领导者,即营收和毛利率双高的企业。目前市场突出者比较多,这些企业有超图软件、中科星图、北斗星通、四维图新、雷科防务,营收业务规模在10-35亿元,毛利率在30-60%之间。市场追随者有航宇微、吉大通信、航天宏图、北方导航和中国卫星,这些企业营收近年来有下滑趋势,毛利率在10-25%之间,盈利能力承压。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集中度
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数据显示以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在轨的共323颗,根据卫星实际使用者进行市场集中度分析,CR3为70%,CR5为80%,CR10为89%,这是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前三名主体分别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长光卫星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CR5内的还有东方红和航宇微。商业遥感卫星市场集中度极高,有能力进行制造、研发和长期提供服务的主体集中在头部几家。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显示,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如长光卫星、航天宏图、欧比特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新兴民营航天公司如天仪研究院、千乘探索加速进入,竞争加剧。潜在进入者威胁较低,技术壁垒例如高分辨率遥感、AI数据处理和资金门槛较高,但政策支持降低了准入难度,民营资本持续涌入。替代品威胁较低,无人机、地面监测等替代技术成本更低,但卫星遥感在广域覆盖、实时性方面仍具不可替代性。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供应商如航天科技、科工集团议价权较强。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强,政府如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是主要客户,议价能力较强;中小企业客户更依赖价格和服务差异化竞争。
评价为0-10,最高为10分,商业遥感卫星竞争雷达图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商业遥感...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