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香港限购令引发奶粉荒 最大受益者还是洋品牌?

 2013-03-17 08:58:29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香港政府出台奶粉限购令之后,内地市场出现奶粉荒,消费者对奶粉安全的焦虑情绪也随之蔓延。

前瞻经济学人

国内消费者钟爱洋奶粉

香港政府出台奶粉限购令之后,内地市场出现奶粉荒,消费者对奶粉安全的焦虑情绪也随之蔓延。

“现在基本没法做奶粉(港版)生意了。”林先生这样说。林先生是拿着香港身份证的深圳人,做了十几年的奶粉(港版)水货生意。3月1日,香港政府出台奶粉限购令,规定离境人士所携带出境的奶粉每人不得超过两罐,违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这让内地港版水货奶粉的货源严重受限。

事实上,香港出台奶粉限购令并不意外。此前,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卖场也推出过限购措施。这背后是基于对安全奶粉的焦虑,不少消费者热衷于购买国外当地的奶粉,也催生了大批奶粉代购商。

不过限购令让海外代购渠道受挫。业内预测,不少消费者会转向国内市场的奶粉,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国内市场的洋品牌。

限购令引发奶粉荒

目前国内代购的海外奶粉大部分是先运到香港中转,然后通过深圳的海关及运输公司进入内地。

香港奶粉限购令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奶粉荒。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港版奶粉进入国内市场跟其他水货类似,水货商在香港向当地奶粉供应商集中采购,然后让人在地铁沿线分货,在深圳罗湖过境,最后在深圳的接货人把所有产品包装整合。而每人只能带两罐奶粉的限购令让港版奶粉的过关成本大大提高,而且数量受限。

目前,国内专卖店、淘宝代购网店的港版奶粉每罐价格平均上涨了30元左右,部分品牌甚至上涨了60元,还有不少网店暂停了港版奶粉的代购。“现在基本没法做奶粉(港版)生意。”林先生说。很多代购商停掉了奶粉代购业务,加大了婴幼儿用品业务。

事实上,现在经营困难的不单是港版奶粉代购商,备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的新西兰、荷兰、英国以及德国等地奶粉的代购生意也很难做。去年以来,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相继推出针对“水客”的限购令,如去年9月,新西兰部分超市贴出中文标注的“奶粉一人一次限购两罐”的限购令,今年1月份,德国的大型超市“DM”对当地的婴儿奶粉品牌特福芬、喜宝等进行限购,每人限购4盒。“我跑了3个超市只买到1罐奶粉,很多超市的奶粉货架是空的。”近日一位在德国出差的人士介绍,现在德国一部分超市对奶粉实施限购措施以保证正常销售,部分没有限购的超市被买断货。显然,这限制了从海外终端市场获取货源的小代购商生意。

企查猫

而直接向海外当地奶粉渠道商拿货的奶粉代购商生意也受到限制。一位曾从事新西兰奶粉代购生意的人士透露,现在向新西兰当地奶粉渠道商拿货必须要有奶粉出口证,而这个证书非常难拿,包括首先要在新西兰当地成立公司,然后要有自己的仓库,而奶粉仓库对通风、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很高。“成立公司、投资仓库等投入很大,而且走正规渠道要交纳高额的税收,再加上现在国内的奶粉代购业务竞争已经很厉害,每罐新西兰的水货奶粉只赚二三十元,所以我还是放弃了这块业务。”在去年上半年,她生意好的时候每个月能卖掉3000罐奶粉,但即使这么大的销量也让她在当地政府给出的门槛前止步了。

还有,目前国内代购的海外奶粉大部分是先运到香港中转,然后通过深圳的海关及运输公司进入内地,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税,因为香港是一个零关税的自由贸易港口。而香港限购令让海外代购奶粉的通关费用,主要是运力成本也随之上涨,所以目前海外代购奶粉的价格也是一片涨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