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5日

我国汽车市场现价格畸形 国内118万国外才30万

 2013-07-30 10:34:00 责任编辑:QZ112 来源:前瞻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建军说,涉嫌垄断最突出的表现是,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厂商利润明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据上海外高桥汽车市场总裁张敏分析:“对于大排量豪华车,我国征税额确实比较高,但也不可能有三倍的差价,这里确有暴利问题。”他说,某些外国汽车进入中国的到岸价已经加价,先将巨额利润留在了境外;其次是完税以后,还要加上外国汽车厂在中国公司的利润;另外,还有中国经销商的利润,这些费用最后都要由中国消费者承担。

大体而言,外国汽车厂在中国内地销售高档车的利润高于国际平均30%左右,没有市场垄断,哪来的如此暴利?饶达如是说。

“经销商突破最低限价会受严厉处罚”

不仅在销售环节,而且售后维修、保养环节,进口汽车也是高度垄断的。“比如零配件供应,也由国外汽车厂商高度控制,只能在4 S店销售,价格翻了好几倍。又比如,汽车补漆在普通修车厂只要几百元,到了4S店就要两三千元,其中的暴利不言而喻。”饶达说。

百联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王仕龙无奈地说:“现在中国每卖18台车,就有一台进口车,而由于涉嫌垄断,外商在华销售一辆进口汽车的平均利润,几乎等于十辆国产汽车。”

上海市商务委机电处处长臧新兴认为,除了市场需求旺盛导致价格坚挺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厂商不当利用了中国内地某些法规的“保护”。

他介绍,中国加入WT O之后,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为了规范内地汽车市场,2005年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

“一些国外厂商滥用这一法规条款,通过境外总经销商对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等进行控制,造成进口汽车售价、配件维修价格十分昂贵。”臧新兴说。

沈建军说,在国外,一个汽车品牌有很多经销商来经营,充分的市场竞争很难进行价格操纵,而在中国内地,从汽车销售到零配件服务,只有单一的4S店渠道,因而从产品定价、零配件分拨、商务政策全是国外厂商说了算,很容易形成纵向垄断。

“国外厂家为了控制市场价格,设置最低限价,经 销商一旦突破,就会受到严厉处罚,显然涉嫌价格垄断。”张敏说,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逐步趋于理性,进口汽车涉嫌价格垄断这团“乱麻”也到了不得不理的时候。

企查猫

一位进口汽车销售企业负责人说:“目前进口汽车经销商利润普遍在10 %以下,而国外总经销商至少20 %以上,这种批零利润倒挂的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情况的严重性。”

鉴于有关进口汽车的政策需要改进,臧新兴等业内人士呼吁,尽快调整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专家建议,对进口汽车进行反垄断调查,对于限制竞争的价格操纵行为进行查处,特别是对于暴利行为,必须将其从市场交易中“挤”出去。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