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7日

八百家船企面临行业重新洗牌 中小企业生存无望

 2013-11-22 10:28:14 责任编辑:QZ105 来源:新浪财经

“化解过剩产能已取得进展。”由淑敏表示,国内造船业产能盲目扩张势头得到遏制,产能总量不增加;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批大型造船基础设施得到整合,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一批中小企业转型转产,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虽然已有部分中小船企退出造船市场,但是,国内仍有800多家船企仍在等待行业复苏。

据挪威柏拉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邵和平介绍,在造船业兴盛之时,有不少原来从事其它行业的民企进入造船业,一开始都能获得10万吨或20万吨的订单,但在2007年造船业达到顶峰后,造船业业绩逐年下滑,直到2009年出现危机,至今没能恢复。

“目前船厂卖船的价格仅是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的成本价格,江苏民营造船企业为了能持续经营,即使亏损也要接订单。”邵和平说道。

由此可见,有绝大多数的中小造船企业抱着挺过行业低谷,等待行业复苏的心理。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想淘汰落后产能有一定难度。

对此,由淑敏表示,希望那些等待行业回暖的船企看清形势,提早退出市场,不要存侥幸心理。“尽管市场好了,800多家船企是否都能活下来也依旧不好说。”

据了解,为了控制新增造船企业,工信部制定了《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对生产设施、设备和计量检测、建造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质量保证体系、节能环保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样一来,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会被拦截在造船业的大门之外。

不仅如此,由淑敏还指出,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会公布名单,而银行将会向这些企业的有倾斜性地投放信贷资金。

造船业急需转型

除遏制产能过剩外,《实施方案》还重点指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一批大型造船、修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资源,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企业集团。

由淑敏表示,《实施方案》基本原则包括强化需求引导,调整产品结构。提倡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绿色环保船舶、专用特种船舶、高技术船舶,同时还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提高船用设备配套能力。

事实上,目前造船业普遍看好海工工程装备市场的前景。

企查猫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建军表示,近年来,海工装备市场仍然延续两年来的景气状态,全球海工订单成交额年均600亿美元以上。据相关预测,2013年至2018年,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在3270亿美元以上,如果按投资比占20%—25%估算,海工装备市场年需求在650亿美元至810亿美元之间。

除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被业界看好外,还有绿色环保船舶被普遍看好。邵和平认为,绿色环保船舶是今年订单的卖点。“船东目前很关注油耗,在下订单时会详细询问船舶的耗油量,保证所定船舶最低油耗。”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