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9月8日

小公司如何快速成为大公司?

 2013-11-06 10:33:51 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前瞻网

前瞻建议:量体裁衣 正视并购风险

并购市场之所以如此活跃,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独立上市比较困难,二是很多上市公司掌握着大量资金和资源,并购整合需求强烈。但前瞻投顾认为,还有一个推动因素,那就是并购价格更加市场化,支付手段也比较多,估值的弹性更大。

在并购市场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并购退出相对更能获得高价,操作也更便捷,对企业未来的成长促进价值也更大。

然而,深谙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对上千个细分市场有持续研究的前瞻投顾认为,并购市场的活跃并不意味这每家小公司都适合并购退出,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因为并购的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以下抛砖引玉提2点,望引起小公司注意:

1、团队及人才流失风险:收购行动中,中小公司通常是被动的,家底完全暴露给收购方,收购方能够以各种理由接触其管理团队。由于收购方通常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或上下游,一旦收购方把收购和挖角同时进行,那么,中小公司就有可能面临收购不成,反而既有团队分崩离析的境遇。而团队和人才往往是小公司的核心价值所在,一旦这点价值都没有了,那就只能低价出售或苟延残喘了。

例如,国内某网络游戏公司在收购另外一家公司的时候,在尽职调查阶段就挖走了对方的核心团队,最后的成交价比市场预测低了50%。

前瞻投顾建议,在谈判前,企业必须限制收购方与自己的核心团队接触,并在意向书中限制对方的挖人行为。

2、反收购风险:这种风险一方面是来自小公司内部,如果小公司内部股东或董事会抵抗“出售”,他们有可能采取反收购手段,设置的各种抵御收购和障碍,既增加了收购难度,也增加了收购成本。

另一方面来自收购方,虽说小公司风险大,但大公司也有自己的风险。一旦收购方反而成为其他公司收购的目标,那中小公司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

企查猫

例如,上海永乐电器收购大中电器时,约定了以股票支付部分款项。由于合同中没有约定永乐如果不能存续,交易如何进行。结果,在交易进行了一半的时候,永乐被国美恶意收购,大中电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有违合作对抗国美的初衷,硬着头皮进行下去;要么退出交易,赔巨款给永乐。

前瞻投顾建议,企业可以在收购合同中,明确说明收购方如果无法存续的应对措施。而小公司内部,在决定进行并购退出之前,也必须取得内部团队的一直认同。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