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如何让投资者“不必担心扩容过快”

分享到:
20 皮海洲 • 2015-03-09 15:42:48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43G0

进入2015年,新股发行明显提速。截止3月2日,证监会今年就已经核准了68家公司的新股发行。其中1月5日核准了20家公司IPO,1月30日核准了24家公司IPO,3月2日再次核准24家公司IPO。也正因如此,不少投资者对新股发行太快充满了担忧。

针对这个问题,证监会主席肖钢3月5日在参加“两会”时表示,今年新股仍将基本按月均衡发行,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肖钢同时回应投资者称:不必担心扩容过快。不过,肖钢又称,具体审核进度需依据发审委的审核情况确定,不会人为确定一个具体数字,但根据目前的审核情况看,预计总体会超过去年。他说,证监会有主板和创业板两个发审委,审核进度根据发审委每周每月正常的进度来确定。肖钢表示,“不好说今年IPO有多少家公司,也不好说今年IPO不超过300家。”

从肖钢主席的上述表态来看,今年新股发行的进度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尤其是肖钢表示“不好说今年IPO不超过300家”,这与去年全年125只新股相比,显然有着巨大的增加,恐怕已经不是“适度增加新股供给”的范围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投资者“不必担心扩容过快”,实在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如何让投资者“不必担心扩容过快”

那么,在新股发行提速的情况下,如果让投资者“不必担心扩容过快”呢?个人以为,关键 是要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新股发行事项需要透明,尽可能地减少不确定性。在这个问题上,去年的“百家发行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股市之所以能够告别“新股恐惧症”,之所以能够从去年7月起走出一轮上升的行情,当时证监会推出的“百家发行计划”居功至伟。因为这个“百家发行计划”消除了新股发行的不确定性,让新股发行的信息变得透明起来。这种做法可以在今年的IPO中予以借鉴。哪怕就是计划发行300家,也需要给投资者一个相对明确的预期。

二是新股“按月均衡发行”改为“按周均衡发行”。从去年“百家发行计划”推出后的实施情况来看,“按月均衡发行”事宜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这种“按月均衡发行”也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新股集中发行,将一个月的新股发行任务集中到一个星期内来完成。如今年2月的第2个交易周,一周发行新股24只,其中仅2月10日一天就有17只新股发行。而这种新股密集发行的故事下周又将上演,一周发行23只新股,其中3月11日、12日两天分别发行10只、11只新股。而这种密集发行将锁定数万亿计的打新资金,导致市场资金紧张,进而加剧股市短期的动荡不安。以致每一次新股发行都让股市得一次“女人病”。为此有必要将新股“按月均衡发行”改为“按周均衡发行”,将每周新股发行的数量控制在10只之内,每天最多发股不超过2只。

三是将目前的打新方式由“资金申购”改为“市值配售”。投资者根据持股市值来配号,摇号,号码中签后再行缴款。此举既能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也可以避免新股申购给市场带来的不必要震荡,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进而减少投资者对新股过快扩容的担心。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皮海洲
财经专栏作家
74442
关注
12
文章
12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