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煤炭体系主导全球市场
国际煤炭市场格局
传统的主要煤炭消费国家中,除了美国外,欧洲国家近年来煤炭消费有逐渐回升的势头。未来的煤炭消费国将主要集中在电力和钢铁行业发展规模日益庞大的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石油及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各国纷纷调整能源政策,再次将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纳入本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同时,清洁煤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较大成果,使得煤炭转变为比较干净、高效和廉价的能源。中国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煤炭进口国,印尼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最大煤炭出口国。目前,主要煤炭生产国仍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和印度等;传统的主要煤炭消费国家中,除了美国外,欧洲国家近年来煤炭消费有逐渐回升的势头。未来的煤炭消费国将主要集中在电力和钢铁行业发展规模日益庞大的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
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国际煤炭市场的格局,美国煤炭储量最多,品质也最好,煤炭产量相对稳定;俄罗斯和中国的煤炭储量紧随其后,但俄罗斯资源丰富,煤炭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大,以出口供应欧洲地区消费为主,中国则由于油气资源相对不丰裕,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煤炭储量也较为丰富,但前两者都是以出口为主,后者则主要供应本国。国际煤炭贸易量相对于消费量而言规模很小,主要依赖远洋运输来进行,部分国际煤炭贸易也通过内陆边境贸易的方式通过铁路进行运输。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国际煤炭贸易主要是通过干散货船远洋运输来进行的。
随着煤炭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变化,全球煤炭贸易发展也随之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波动。二战以后,随着全球煤炭生产消费格局的演化和远洋航运市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区域市场。目前煤炭海运的主要流向是:①太平洋,从澳大利亚东海岸运往东亚等;从美国东海岸运往东亚;从中国东部沿海向日本、韩国运输。②大西洋,从美国西海岸横渡大西洋运往欧洲。③印度洋,从南非越印度洋运往亚太地区或由澳大利亚越过好望角运往欧洲。
在2003年之前,中国一度是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国。但是随着中国对煤炭征收出口税 和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1年,中国煤炭进口量接近3亿吨,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进口国,使得原有国际煤炭贸易均衡被打破,直接导致了煤炭贸易流向的大转变。亚太地区其他主要煤炭进口国被迫从南非进口煤炭以平衡市场供求,这就意味着更长的航行时间、船队效率的降低和更高的运输费用。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大幅飙升的原因之一。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